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广告艺术论文 >

解读王广义中国式波普艺术

发布时间:2017-06-10 18:12

  本文关键词:解读王广义中国式波普艺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波普艺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但是其发展巅峰时期却是在50年代中期具有浓厚商业气息的美国,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艺术运动之一。“波普艺术之父”英国艺术家汉密尔顿,最早的一件由照片拼贴而成的波普艺术作品—《我们今天的生活为什么如此不同,如此富有魅力》,以大众文化为主题,现成品作为表现手段,创造并引领了了一种新的艺术趋势,其中现成品的利用对中国现代艺术影响最重要.中国的“波普艺术”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对兴起于50年代的西方“波普艺术”的创造性模仿。王广义作为中国波普艺术的早期实验者之一,其政治波普也成为第一个近代以来中国真正走向世界的艺术运动王广义的绘画在经历了不同时期的转型之后,1990年代初期进入了“大批判”的实验阶段。这种具有实证批判力量的方式贯穿于王广义在1990年代的整个创作中,特别是在“大批判”中,艺术家直接将中国“文革”中的政治招贴画和西方消费广告,这两种本质完全不同的图像并置在画面中,通过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巧妙处理,达到某种嘲讽和消解的目的。本文以分析王广义的波普艺术语言符号的形成背景,以及对作品的深入分析作为文章的切入点,对王广义的“政治波普”在全球化、消费社会以及国内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寻求身份的策略进行思考,最后从艺术市场的人为操纵、符号化的伤害这两个方面对王广义的“政治波普”进行反思。
【关键词】:王广义 政治波普 波普语言 策略性 反思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05
【目录】:
  • 致谢3-4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2
  • 1 从西方到中国的波普艺术12-16
  • 1.1 关于西方波普艺术12-13
  • 1.2 中国波普艺术的形成与发展13-14
  • 1.3 中国政治波普的先行者14-16
  • 2 王广义波普艺术语言符号的形成与分析16-27
  • 2.1 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和美国波普风格的影响16-17
  • 2.2 85美术思潮和北方艺术群体的推动17-18
  • 2.3 王广义波普语言符号分析18-27
  • 2.3.1 提出问题的开始-《凝固的北方极地》18-19
  • 2.3.2 对西方经典的再认识-《后古典》19-21
  • 2.3.3 理性认识的终结-《毛泽东》21-22
  • 2.3.4 矛盾心理的逻辑结果-《大批判》22-24
  • 2.3.5 另一个王广义—《冷战美学》24-27
  • 3 王广义中国式波普艺术的策略性思考27-33
  • 3.1 市场经济中的商业策略27-29
  • 3.2 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策略29-30
  • 3.3 国内当代艺术语境中的政治策略30-33
  • 4 对王广义中国式波普的反思33-37
  • 4.1 艺术市场的人为操纵33-34
  • 4.2 符号化的伤害34-37
  • 总结37-38
  • 参考文献38-40
  • 作者简历40-42
  • 学位论文数据集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英国波普艺术家阿伦·琼斯作品[J];美术观察;2000年09期

2 鲁顺;中国美术波普风的思考[J];东方艺术;2001年03期

3 李琳;基于大众和时代层面的波普艺术[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张莉莉;;波普艺术与现代设计[J];艺术·生活;2003年06期

5 尹小龙;从波普艺术看美术与设计的互融[J];装饰;2003年01期

6 宋蒙;宋颂;;波普艺术与流行文化景观[J];艺苑;2005年03期

7 张立;冯越峰;;谈波普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王朝斌;;大众文化的颂歌 关于波普艺术[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东石;;解读二十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J];艺术.生活;2007年06期

10 张国栋;毛振华;;论波普艺术[J];艺术教育;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美术学院史论系 张书彬;“超美学、超艺术”的波普艺术[N];美术报;2007年

2 朱文;波普艺术 走在时尚最前沿[N];吉林日报;2005年

3 本报驻奥地利特约记者 王娟;波普艺术大师里奇登斯坦的“黑与白”[N];中国文化报;2011年

4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陆琦;伊甸园式的苏维埃波普艺术[N];美术报;2011年

5 本·鲁克(Ben Luke);漂洋过海的波普风潮[N];东方早报;2013年

6 朱洁树 整理;波普艺术在中国[N];东方早报;2013年

7 批评家、独立策展人 朱其;波普艺术与中国的消费社会[N];东方早报;2013年

8 ;波普艺术就是喜爱事物的一种方式[N];文汇报;2013年

9 ;眼花缭乱波普当道[N];中国服饰报;2013年

10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徐媛媛;波普艺术运动对英国设计的影响[N];美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红媛;波普之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2 吕旭峰;危机与创伤[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李姝;面向信息时代波普建筑信息传播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俊生;波普艺术与波普设计的互融与互异[D];河南大学;2008年

2 王德阳;波普艺术形式在摄影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3 叶翔宇;波普艺术在现代娱乐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4 周妍;波普艺术在现代商业招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5 蒋梦婷;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6 刘晓萌;数码印花在波普艺术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7 陈健;解读王广义中国式波普艺术[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8 郝科;对波普艺术色彩表现手法和色彩观的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08年

9 何韵潇;现代流行服饰中波普艺术的应用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10 王大志;波普艺术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关键词:解读王广义中国式波普艺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9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439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e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