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宋元文格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0 16:08

  本文关键词:宋元文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文格 文章学 科举 古文运动 文学批评


【摘要】:产生于晚唐,成立于宋代,而成熟于元代的文格理论是我国古代文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对文格理论进行细致地研究才能对古代文章写作方法及风格有所理解。我国文章学成立于宋代,而文格理论也于这一时期成立,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理论角度对宋元文格理论的特征与内涵进行了探究。第一章首先将存在于宋元文学批评领域的两种文格概念进行了区分与定义,并对二者的批评指向、批评方式、批评内容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文格概念产生的历史原因,由诗格理论在唐代的繁盛入手反观文格的出现,并与科举与古文运动相关联,认为二者都是推动文格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根据文格著作集中出现的年代将南宋作为文格成立时期,又讨论了于元代所产生的文格风格论;第三、四章着重对宋元时代的两种文格理论的批评特征与内涵作了分析,通过论证对其理论内质有了一定的把握,是文章的重中之重。最后一部分笔者总结了宋元文格理论的意义与价值,认为其是古代文章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历代文人学习文章创作的必由之径,它是后世八股文论的先声,更具有独特的传播价值。
【关键词】:文格 文章学 科举 古文运动 文学批评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8
  • 绪论8-12
  • 第一章 文格的定义及区分12-17
  • 第一节 文格在批评领域中的两种释义12-13
  • 第二节 文格风格论与文格文法论的区别13-17
  • 第二章 文格批评概念的形成与发展17-26
  • 第一节“格”在唐及五代诗学中的应用17-19
  • 第二节 文格与宋代古文运动19-21
  • 第三节 文格与科举21-22
  • 第四节 南宋——文格理论的形成时期22-23
  • 第五节 元代——文格风格论的产生23-26
  • 第三章 宋元文格理论的基本特征26-32
  • 第一节 宋元时期文格批评的总体特征26-28
  • 第二节 文格文法论的特征28-30
  • 第三节 文格风格论的特征30-32
  • 第四章 宋元文格的理论内涵探析32-42
  • 第一节 文格文法论的理论内涵32-37
  • 第二节文格风格论的理论内涵37-42
  • 第五章 宋元文格理论的价值和影响42-47
  • 第一节 宋元文格理论的文章学价值42-43
  • 第二节 文格理论是古人学习文章创作的门径43-44
  • 第三节 文格是八股文理论的先声44-45
  • 第四节 文格理论在海外的传播45-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 后记51-53
  • 个人简历53-54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谈汗人;从文章学漫说方志语言[J];江苏地方志;2005年02期

2 祝尚书;;略论文章学研究的资源开发[J];文学遗产;2007年02期

3 苏君礼;;在“创新”视野下的文章学[J];焦作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4 祝尚书;;论宋元文章学的“认题”与“立意”[J];文学遗产;2009年01期

5 周德仓;王斌礼;袁书会;;积极推动文章学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中国文章学研究会第25次学术年会综述[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黄湖滨;;文章科学发展观:曾祥芹对文章学事业的战略性贡献[J];焦作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姚芮玲;;浅议修辞学研究对当代文章学发展的双重意义[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黄湖滨;;推进文章学事业科学发展再论[J];焦作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9 曾祥芹;;文章学研究充满挑战,任重道远——在“文章学30年会庆”上的学术交棒[J];焦作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10 吴承学;;中国文章学成立与古文之学的兴起[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湖滨;拨乱反正复兴“文章学”[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复旦大学中文系 王水照;当古代文章学遭遇“五四”[N];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傅璇琮;文章学之渊薮在焉[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张岳健;知名作家走进大学与大学文学教育[N];文艺报;2013年

5 陈尚君;气象恢宏的文话总汇[N];文汇报;2008年

6 何语华;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慈波;文话发展史略[D];复旦大学;2007年

2 林元彪;文章学视野下的林纾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靳利翠;张谦宜《}x斋论文》与清初文章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朱园;徐昂《文谈》与近代文章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董丽娟;刘师培文章学理论探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天骐;宋元文格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5 韩李茁;吴曾祺《涵芬楼文谈》之文章学理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6 任晓娟;论传统“文气”论的文章学意义[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焦喜峰;文章学视野下的《人民日报》社论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8 郭敏艳;试论刘勰“味”的美学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敏;李景星《史记评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07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007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c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