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赋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2 02:11
本文关键词:魏晋赋叙事研究
【摘要】:叙事,通俗地说,就是“讲述故事”,这是人类与始俱来的行为和能力。历来人们对于魏晋时期赋作的印象,不是“讲故事”(甚至是不讲故事),而是“抒感情”。但这并不意味着魏晋赋中没有叙事的作品,相反,其数量相当可观,而且凭借自己独特的叙事魅力突破了“抒情天下”的重围,大放异彩。本文所要探讨的对象就是魏晋赋中的叙事类作品,在详细分析文本的基础上研究其内在的叙事特色。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部分,首先从宏观上对魏晋赋的总体情况做一个大致的概述,分建安、正始、两晋三个时期来考查;然后综述以往对魏晋赋叙事的研究成果,从整体、断代、魏晋个人三个层面归纳分析;最后简略阐述一下“魏晋赋叙事研究”这个选题的缘由以及意义。第一章,论述魏晋以前(先秦至秦汉时期)赋作叙事的源流,着重介绍荀子、屈原、宋玉赋作以及汉大赋的叙事情况。总述前期叙事,是为深入研究魏晋赋的叙事奠定基础,铺平道路。第二章开始,着手于魏晋赋叙事的探讨。既然魏晋多抒情、咏物类的赋作,那么赋作要叙事首先就要阐发叙事的背景与动因,即在什么情况叙事,在什么背景下叙事,为什么要叙事,笔者从文体自身的要求、抒情的单薄性和题材的需要三方面来解释。第三章,对魏晋时期有叙事因子的赋作进行题材的分类,归纳出哪些赋作适合叙事、能够叙事。共分了十一类,包括征行游览、登临怀古、归隐闲居、临江渡海、畋猎驰射、都邑宫殿、祭礼会宾、美人孤妇、巧艺游戏、寓言对话、日常生活,做到对每篇的内容都有合理的把握,归入合适的类别之中。第四章,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国叙事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西方叙述学的相关概念,认真考查魏晋赋作的文本,详细分析魏晋赋的叙事艺术,总结出七大特征,分别是赋序叙事、“感事”叙事、“隐含作者”叙事、空间叙事与历史叙事、隐喻性叙事、对话问答的叙事结构、情节的细化和风格的诙谐。每个特征,都从具体作品的分析中得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最后一部分,作一简短的结语,稍加论述魏晋赋叙事的进步与意义,以及其对中国叙事传统演进的影响。
【关键词】:魏晋赋 叙事 叙事题材 感事 隐喻性叙事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4
- 一、魏晋赋概述8-10
- 二、魏晋赋叙事研究综述10-13
- (一)整体上论述赋的叙事特性10
- (二)断代赋的叙事研究10-12
- (三)魏晋个人赋作叙事研究12-13
- 三、选题缘由及意义13-14
- 第一章 先秦两汉赋的叙事流变14-20
- 第一节 荀况赋14-15
- 第二节 屈原赋15-16
- 第三节 宋玉赋16-18
- 第四节 汉赋18-20
- 第二章 魏晋赋的叙事动因20-24
- 第一节 文体自身的要求20-21
- 第二节 抒情的单薄性21-23
- 第三节 题材的需要23-24
- 第三章 题材视角下的魏晋赋叙事24-50
- 第一节 征行游览24-28
- 第二节 登临怀古28-31
- 第三节 归隐闲居31-32
- 第四节 临江渡海32-34
- 第五节 畋猎驰射34-36
- 第六节 都邑宫殿36-39
- 第七节 祭礼会宾39-41
- 第八节 美人孤妇41-44
- 第九节 巧艺游戏44-47
- 第十节 寓言故事47-48
- 第十一节 日常生活48-50
- 第四章 魏晋赋的叙事特征50-70
- 第一节 赋序叙事50-53
- 第二节“感事”叙事53-56
- 第三节“隐含作者”叙事56-60
- 第四节 空间叙事与历史叙事60-65
- 一、空间叙事艺术60-63
- 二、历史叙事与空间叙事的结合63-65
- 第五节 隐喻性叙事65-67
- 第六节 对话问答的叙事结构67-68
- 第七节 情节的细化和风格的诙谐68-70
- 结语70-72
- 参考文献72-76
- 致谢76-77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著)及科研情况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兴泰;;古代辞赋与中国叙事传统[J];中国比较文学;2014年04期
2 徐志啸;;赋文体的概念及其产生与发展[J];古典文学知识;2014年01期
3 陈春保;;赋体叙事研究述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4 刘伟生;;赋体叙事研究前景展望[J];云梦学刊;2011年05期
5 阳清;;汉魏六朝辞赋与志怪[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董乃斌;;论中国文学史抒情和叙事两大传统[J];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7 史学荣;;赋的叙事特征[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申丹;;再论隐含作者[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9 王景龙;;赋的叙事及其对小说生成之影响[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10 傅修延;;赋与中国叙事的演进[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本文编号:10160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016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