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散文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14:45
本文关键词:辛弃疾散文研究
【摘要】:本文以辛弃疾现存散文为研究对象,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史结合法和文本分析法。绪论部分指出,就辛弃疾散文的研究现状而言,现有的研究多围绕其散文的思想(基本限于军事与政治思想)展开。而有关辛弃疾散文艺术方面的成就研究,虽也有学者涉猎,但多集中于辛弃疾散文的名篇。故本文的意义在于,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对辛弃疾散文的思想与艺术成就做更进一步的探讨。第一章论述的是辛弃疾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其个人生平,以便了解,辛弃疾散文的独有特色。首先,辛弃疾散文的内容,以谈兵论政为主,这是当时社会的客观需要。南宋王朝以割地、赔款、称臣的屈辱代价,换得宋金之间的短暂和平。辛弃疾成长于一个以儒家正统传家的仕宦家庭,祖父的耳提面命,在他心中种下了“忠君爱国、驱除夷狄”的种子。在这种社会与家庭的双重影响下,辛弃疾散文应运而生。其次,南宋政坛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以及建言献策蔚然成风的社会风气,为辛弃疾散文提供了生存土壤。第三,辛弃疾仕历多年,丰富的治理与改革社会基层的经验,使得他得以深入了解南宋社会。这成为其散文内容的重要来源。第二章探讨的是辛弃疾散文的理论与风格渊源,旨在厘清辛弃疾散文与前代散文之间的关系。辛弃疾散文的文学渊源分为三大类:其一为秦汉政论散文。在先秦散文中,儒家诸子倡导的“积极用世”的思想对辛弃疾影响至深;以《孟子》、《过秦论》为代表的先秦两汉散文的务实风格及其议论之术,是辛弃疾散文的主要师法对象。其二为先秦散文中的兵家之书——《孙子兵法》,它是辛弃疾军事理论的重要来源。孙子的“形势”、“用间”等思想都在辛弃疾散文中有所体现。其三为北宋苏洵等人的政论文。辛弃疾与苏淘等人的散文,在内容上,都好谈兵;而在创作风格上,又都体现出了“为文言文”的特色。第三章围绕辛弃疾散文的思想展开研究。本章将辛弃疾散文的思想内涵分为“尊王攘夷”、“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欲取必予”的经济思想和“缓兵之战”的军事思想。在“尊王攘夷”思想的影响下,辛弃疾关心军政,执着地在文中呼吁抗战。而他一系列的军事与经济理念的提出,也是以这种思想为前提。辛弃疾从小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自然产生了“以民为本”、“实施仁政”的思想。因此,他才会在文中流露出关心百姓疾苦的感情。在经济上,辛弃疾在文中提出了改革赋税制度、货币制度的方案,既出于民生的立场,又保障了军政。在军事上,辛弃疾提出了“持久战”的建议。此外,他还提出了建造军事防御和建立官兵激励机制的主张。第四章主要论述了辛弃疾散文的艺术特色。在文体上,辛弃疾散文表现出了骈散间用的特色,在整个行文过程中,既含有骈文的艺术因子,又不失散文的独有特质。在语言上,也是骈语、散语相结合,具有措词雅健的特色,无论是杂文还是奏议的语言,都表现出了刚健遒劲的特点。在结构上,辛弃疾散文有纲有目、条析详明。在立意上,辛弃疾散文恢弘远略,具有远见卓识。第五章探讨了辛弃疾散文的价值。辛弃疾散文的价值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文学价值。辛弃疾的文章继承了古文运动的优良传统,在立论、论据以及议论技巧上都“不泥古”。其二,社会价值。辛弃疾散文剀切赅备,关注现实。其散文以改造社会的精神,最为后世之人所称道。
【关键词】:辛弃疾 散文 思想 艺术 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6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绪论8-13
- 第一章 辛弃疾散文背景论13-22
- 第一节 辛弃疾生活的时代13-18
- 第二节 辛弃疾其人其事18-22
- 第二章 辛弃疾散文渊源论22-35
- 第一节 先秦两汉散文的传承22-30
- 第二节 苏洵等人政论文的影响30-35
- 第三章 辛弃疾散文思想论35-46
- 第一节 尊王攘夷35-38
- 第二节 以民为本38-40
- 第三节 欲取先予40-42
- 第四节 缓兵之战42-46
- 第四章 辛弃疾散文艺术论46-62
- 第一节 立意:持论卓特47-50
- 第二节 结构:纲目兼备50-53
- 第三节 语言:措词雅健53-55
- 第四节 文体:骈散间用55-62
- 第五章 辛弃疾散文价值论62-69
- 第一节 文学价值62-65
- 第二节 社会价值65-69
- 结语69-71
- 征引文献71-75
- 参考文献75-8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2-83
- 致谢83-84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余芬兰;《美芹十论》对《孙子兵法》的继承与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吕娜;论辛弃疾对杜甫的接受[D];西南大学;2013年
3 刘圣杰;宋南渡初期奏议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梁俊娜;苏洵的散文理论、创作及其对苏轼的影响[D];山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73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073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