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史记》汉代人物立传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13:24

  本文关键词:《史记》汉代人物立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史记 司马迁 汉代人物


【摘要】:司马迁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人物描写为核心的文学作品。姿态各异的主传人物与林林总总的附传人物是全书的灵魂所在。司马迁作为汉代的臣子,在《史记》中记载了大量的汉代人事,这种“当代人写当代史”的情况在历史著作中是极为少见的。本文即是以《史记》中记载的汉代人物为研究对象与切入点,对《史记》一书的文学性进行系统阐释,在分析《史记》汉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探究梳理司马迁著“当代史”所蕴含的思想动因。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将《史记》中的汉代人物分类,选取各类型的代表人物进行归纳整理,从而分析阐释出司马迁给各类人物作传的缘由;第二部分从“彰显汉初布衣为将相的人才观念”、“弘扬大汉一统的天下观”、“揭露汉君主专制的恶果”、“揭示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和“预示历史潮流的发展轨迹”五个方面,探究司马迁为汉代人物立传的思想动因;第三部分,从不同角度分析梳理司马迁塑造汉代人物时所采用的多种文学手法,将司马迁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与班固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相对比,彰显《史记》卓越的文学色彩,同时探究造成司马迁与班固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差异的原因。第四部分,探究《史记》中的汉代人物创作手法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史记 司马迁 汉代人物
【学位授予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5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7
  • 绪论7-12
  • 一、选题的依据与价值7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7-10
  •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10-12
  • 第一章 《史记》汉代人物分类与布局12-35
  • 第一节 皇室及其姻亲12-21
  • 一、主导汉史的西汉“五帝”13-18
  • 二、丑陋毕现的王室18-20
  • 三、忠奸兼存的王室姻亲20-21
  • 第二节 文臣武将21-29
  • 一、贡献各异的各级文臣22-25
  • 二、拥有战功赫赫的武将25-28
  • 三、为祸国家的佞臣酷吏28-29
  • 第三节 外族29-31
  • 一、匈奴:与汉或战或和的民族29-30
  • 二、四夷:倾心向汉的南越、朝鲜等国30-31
  • 第四节 平民31-35
  • 一、游侠:轻生高气的平民31-32
  • 二、商人:富民兴国的平民32-34
  • 三、日者:导惑教愚的平民34-35
  • 第二章 《史记》为汉代人物立传的思想动因35-49
  • 第一节 彰显汉初布衣为将相的人才观念35-38
  • 一、春秋时代:命运与身份勾连35-36
  • 二、战国时代:游士和客卿横行36-38
  • 三、西汉时代:布衣将相频出38
  • 第二节 弘扬大汉一统的天下观38-41
  • 一、大一统思想产生的条件39-40
  • 二、封建中央集权制思想的承袭40-41
  • 第三节 揭露汉君主专制的恶果41-44
  • 一、批判先秦君主专制的弊端41-42
  • 二、展示汉君主专制的恶果42-44
  • 第四节 揭示政治和经济的互动关系44-46
  • 一、彰显贸易与政治相互作用44-45
  • 二、批判政府与民争利行为45-46
  • 第五节 预示历史潮流的发展方向46-49
  • 一、阐明人心、人事是推动历史发展动力46-47
  • 二、暗示盛极必衰的历史发展规律47-49
  • 第三章《史记》塑造汉代人物评议49-72
  • 第一节 生动传神的人物语言49-54
  • 一、声口毕肖、妥帖生动49-51
  • 二、常用熟语、描摹生动51-52
  • 三、《史记》、《汉书》人物语言比较52-54
  • 第二节 由外见内的人物外貌54-58
  • 一、择奇而绘,以形传神54-55
  • 二、衣冠穿戴,彰显心性55-56
  • 三、《史记》、《汉书》人物外形比较56-58
  • 第三节 思想毕见的人物神态58-62
  • 一、怒火中烧,肆言詈辱58-59
  • 二、笑中含情,彰显品性59-60
  • 三、隐忍静懿,深思熟虑60-61
  • 四、《史记》、《汉书》人物神态比较61-62
  • 第四节 见心见性的心理活动62-66
  • 一、直抒胸臆,一语破的63-64
  • 二、声色不动,意蕴深远64-65
  • 三、《史记》、《汉书》人物心理活动比较65-66
  • 第五节《史记》、《汉书》写人差异原因66-72
  • 一、《史记》、《汉书》写作时代背景不同66-67
  • 二、司马迁、班固的家学传统不同67-70
  • 三、司马迁、班固人生经历不同70-72
  • 第四章 《史记》汉代人物创作手法对后世文学的影响72-77
  • 第一节《史记》汉代人物创作方法对韩愈散文的影响72-74
  • 第二节《史记》汉代人物创作方法对杜甫诗歌的影响74-75
  • 第三节《史记》汉代人物创作方法对《三国演义》的影响75-77
  • 注释77-82
  • 参考文献82-85
  • 致谢85-8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86-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玉贵福;从《史记》看司马迁对汉武帝的态度[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2 张新科;《史记》民族列传的价值[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曾小霞;;从《史记》和《汉书》看汉代文学之演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王芳;;政治权势中的婚姻、情感、伦理关系——解读《史记·外戚世家》[J];司马迁与史记论集;2006年00期

5 张大可;;司马迁的经济思想述论[J];学术月刊;1983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会娟;《史记》七十列传传主及立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尉永兵;《汉书》写人艺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988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0988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a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