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论邱妙津小说中女同主体建构的尝试及失败

发布时间:2017-10-26 13:42

  本文关键词:论邱妙津小说中女同主体建构的尝试及失败


  更多相关文章: 邱妙津 台湾同性恋文学 自我认同 主体建构 尝试 失败


【摘要】:本文尝试以台湾作家邱妙津的所有同性恋小说作为诠释和讨论的中心,结合台湾女同性恋书写的形成与展现,探究邱妙津笔下的女同性恋主体如何被异性恋社会定位与看待,以及对主人公身为同性恋者是如何自我定位、省思与对抗的过程做一个观照。从而也借此批判了社会机制对同性恋的压迫,更清晰了解了邱在此困境中的挣扎,如何从生向死。不仅如此,笔者还将全面梳理邱妙津作品中的特殊符号及同性恋意象,引入“T/P(婆)”讨论,阐述多元流动的性别/情欲的演变,构建起完整的邱妙津女同性恋主体经验,分析文本书写策略,试论其笔下女同主体建构的尝试及失败。
【关键词】:邱妙津 台湾同性恋文学 自我认同 主体建构 尝试 失败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一章 绪论6-10
  • 第二章 九十年代台湾同性恋书写风潮析论10-19
  • 第一节 同性恋书写的成因背景10-16
  • 第二节 邱妙津在台湾同性恋文学中的地位及意义16-19
  • 第三章 邱妙津小说女同主体建构的变化及书写策略19-45
  • 第一节 作品中同性恋经验的建构19-26
  • 第二节 时空顺序里出现的特征符号/意象26-35
  • 第三节 女同情欲的大胆探索35-45
  • 第四章 作品建构的“无力”的生命场45-51
  • 第一节 内向凝视的孤独45-47
  • 第二节 孱弱无力的男性形象47-48
  • 第三节 无法逃开的自杀命运48-51
  • 第五章 结论51-53
  • 注释53-59
  • 参考文献59-62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62-63
  • 邱妙津生平年表63-66
  • 后记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思宁;;《蒙马特遗书》之另一种解读——恋人形象与死亡的关系[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2期

2 曹惠民;;台湾“同志书写”的性别想像及其元素[J];华文文学;2007年01期

3 陈闽璐;;女同文学叙事比较——以霍尔和邱妙津的同性恋代表作为阐释文本[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4期

4 黄锦树;;内在的风景——从现代主义到内向世代[J];华文文学;2015年01期

5 罗显勇;;论20世纪90年代台湾小说中“酷儿书写”的现代性[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1098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098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d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