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戒诗”新论——基于仁和龚氏家族文化史的考察
本文关键词:龚自珍“戒诗”新论——基于仁和龚氏家族文化史的考察 出处:《学术研究》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龚自珍一生数次戒诗。从龚氏家族文化史的角度出发,可以提供一种新的解释,以增加对其戒诗行为的认识。在龚氏家族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科举出仕成为家族潜在的、持久的行为规则和家族发展目标,龚氏家族的思想倾向总体上在清帝国提倡的正统意识形态内,一直到龚自珍的父辈,未越出程朱理学的藩篱,这两者形成龚氏家族的传统。龚自珍的行迹表现出依违于家族传统的困境,其自身赋诗行为及其诗歌的批判精神与家族的诗歌实践、思想倾向相背离,而家族的诗歌实践、学术思想给予龚自珍压迫性的作用力,使得他个人不能完全脱离体制,由此产生数次戒诗行为。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ng ' s family ' s cultural history , Gong Zizhen can provide a new explanation to increas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behavior of his ring poetry . In the tortuous course of Gong ' s family development , Imperial Examination has become a family ' s potential , lasting behavior rule and family development goal .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暨南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经学与诗歌关系研究”(16BZW09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6.2
【正文快照】: 在清诗的山脉中,龚自珍诗无疑是其高峰。龚自珍诗歌创作生涯中嘉庆二十五年(1820)、道光七年(1827)两次“戒诗”行为,成为谈文论史者熟知的掌故。a对龚自珍为什么要“戒诗”,前人有过诸多探讨。本文试图从龚自珍家族文化史的角度来分析其戒诗的原因,以期对其“戒诗”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玉厚;关于龚自珍的两个问题——略评《<龚自珍全集>重印前言》[J];开封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年03期
2 王元化;;读樊著龚自珍考[J];读书;1993年06期
3 张景岗;龚自珍和他的《发大心文》[J];佛教文化;1998年02期
4 乔志强;说龚自珍信佛的成因[J];华夏文化;2001年02期
5 郑亚楠;瑰丽悱郁之才 一代文字之雄——《龚自珍文选》简评[J];苏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年06期
6 郭汉民,袁洪亮;近二十年龚自珍思想研究综述[J];云梦学刊;2001年02期
7 杨昌江;对知识分子的人格启蒙——读龚自珍的人物散文[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崔华前;龚自珍思想与中华民族精神[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9 杨q;;选择的批判:梁启超论龚自珍[J];中文自学指导;2007年03期
10 陈锦荣;;论龚自珍散文的震撼力[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吴艳;龚自珍“完”论中的生态意识[N];文艺报;2002年
2 邹进先;龚自珍与戊戌诗潮的浪漫色彩[N];光明日报;2002年
3 赵国平;重过扬州赋心声[N];扬州日报;2011年
4 顾农;“比拟不伦”的背后[N];贵州政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宏;清代佛学思想与龚自珍诗文创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董立梅;龚自珍运河诗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龚恒利;龚自珍诗歌与佛学思想[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3 帅茜;龚自珍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4 李志国;论龚自珍诗文中的经世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花宇;龚自珍词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6 于慧;诗与人为一——论龚自珍诗与人格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唐厚娟;龚自珍诗文中的文艺批评观[D];辽宁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931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393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