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论刘慈欣科幻小说中的生存意识

发布时间:2018-01-08 11:10

  本文关键词:论刘慈欣科幻小说中的生存意识 出处:《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科幻小说 生存意识 存在主义


【摘要】:刘慈欣的小说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进程掀开了新的一章,也给自晚清以来科学幻想世界增添了浓厚的一笔。其小说主要承袭英国新浪潮运动之前的古典主义,宏阔壮丽的科学技术理性之美是作家创作中最瞩目的特色,但其中的人文主义因素也不应该被忽略,而当下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刘慈欣由于受到西方古典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下现实环境三方面影响,在小说中形成了他对人的生存的独特考量,这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在细读刘慈欣小说文本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准确辨析“生存意识”概念为前提,运用存在主义哲学相关理论,从对人的存在思考入手,探寻刘慈欣小说在科学理性节制之下的非理性因素,分析作者用科学幻想营造的激发生存意识的极端环境以及人类在此境遇下所做出的行动,并且在剖析作者生存意识在小说中映射的同时,阐释其背后的生存哲思,最终得出作家在文本中表达的生存意识指向。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论述:绪论部分一方面梳理人文主义因素在中外科幻小说中出现与发展的进程,并在此基础之上归纳当下对刘慈欣小说的研究以交代问题提出的背景;另一方面界定了“生存意识”的概念,从存在主义哲学中找到理论依据,为下文所要论述的生存意识做理论铺垫。第一章论述了人类在科幻构思中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包括三部分内容。首先,人类赖以生存的多样文化在刘慈欣“宏细节”视角的审视下相继毁灭;其次,人类个体的信仰在物质与精神的危机中变得失落;最后,探究人类在生存废墟上再生失败后遭受的绝望。第二章在第一章所论述的生存境遇基础之上分析身处困境的人类所做的应对行动,分别从个体、与他人的联系和价值观三个角度展现不同的生存世态。在极端环境中,英雄的选择与反抗变得尤为重要,人类需要英雄的带领来度过生存危机;为了克服孤独与恐惧,一直被忽略的人际关系重新显露了其存在感;面对艰难的境遇,科技伦理、人文道德等全部被颠覆,对伦理道德的反思由此开始。第三章探讨趋向存在的哲思,本章用敬畏自然与维持生存、技术之美与死亡之惧、回到过去与超越当下三组相关词语去解答在刘慈欣小说中所体现的生存意识问题,即人的生存应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遵循什么样的价值、去往何处的方向,最终目的在于找到刘慈欣在小说中所体现的生存意识的指向。总之,从刘慈欣冷酷严峻的科学幻想世界深处所映射出的是其对人的生存的关怀。本文力图为刘慈欣科幻小说提供新的研究空间,从小说文本入手,系统探讨其中生存意识被激发的背景、表现方式、哲学情思三个方面。第一章侧重于作者创作的科幻小说中特有的情景,第二章重点运用存在主义理论分析,第三章则融合前两章的内容,以生存哲学为基础,探究作家在作品中蕴藏着的主观指向。
[Abstract]:In the first chapter , the author analyzes Liu Cixin ' s concept of survival consciousness , and explores the existence philosophy behind it . In the first chapter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existence predicament of human being is the most remarkable feature in the author ' s creation . In the end , the author tries to find out the existence of human being in the context of material and spirit . This paper tries to provide a new research space for Liu Cixin ' s science fiction novels . In this paper , we try to provide new research space for Liu Cixin science fiction novels . In this paper , we try to provide a new research space for Liu Cixin science fiction novels . The first chapter focuses on the specific situations in the science fiction novel created by the author , and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uthor ' s science fiction .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contents of the first two chapters , and explores the subjective pointing of the author in his work based on the philosophy of existence .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言;;同宇宙重新建立连接——刘慈欣综论[J];南方文坛;2015年06期

2 尹俊国;;大刘的世界——专访科幻作家刘慈欣[J];中国青年;2015年19期

3 刘建国;;穿行在星际之间——阅读刘慈欣[J];娘子关;2015年03期

4 韩松;;时间旅行中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J];中国比较文学;2013年04期

5 王晋康;;食髓而知味——漫谈科幻作品中的科幻构思[J];名作欣赏;2013年28期

6 刘慈欣;;关于科幻文学的一些思考[J];名作欣赏;2013年28期

7 刘莉娜;白烨;夏烈;程永新;程德培;王干;金宇澄;李伟长;刘慈欣;管平潮;;类型文学:不只是娱乐和消费[J];上海采风;2013年09期

8 夏烈;;文学未来学:观念再造与想象力重建[J];南方文坛;2013年01期

9 北星;;为什么北美优秀科幻作家那么多[J];新科幻(文学原创版);2012年08期

10 韩松;;再谈刘慈欣[J];新科幻(文学原创版);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庞立生;理性的生存论意蕴[D];吉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晓;论中国科幻小说中的科技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葛虹局;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中的现代性反思[D];广西师范学院;2014年

3 顾叶;宇宙流浪意识与刘慈欣科幻小说创作[D];山东大学;2014年

4 高志立;刘慈欣科幻小说研究[D];延边大学;2014年

5 韩[;刘慈欣科幻小说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6 杨晨;冷酷与温情的纠缠[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7 刘珍珍;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刘慈欣科幻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96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396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2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