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论建设与马克思主义文论
本文关键词:中国当代文论建设与马克思主义文论 出处:《上海文化》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当代文论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文论为指导,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它必须正确处理好中国当代文论与苏联东欧马克思主义文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关系,吸取其经验教训,建设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形态。其次还应该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观点立场方法,建设中国特色当代文论的多元化格局,以西方文论和中国古代文论为参照,允许不同的中国特色当代文论的流派存在,形成马克思主义文论和中国当代文论的张力,逐步完善中国特色当代文论的主流形态。
[Abstract]: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construction must be based on Marx's literary theory as a guide, this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history. It must correctly handle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and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 Marx literary theory, Western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of Marx, to learn its lessons, the construction of Marx literary theory should also be followed by Chinese form. Adhere to the "All flowers bloom together., in guiding the contention of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policy,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arx literary theory, adhere to the position of Marx literary theory, diversified pattern of construction China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the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and Chinese ancient literary theory as a reference, there ar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Chinese allow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schools the formation of Marx's literary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Chinese tension, 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 mainstream form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学’语境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项目号:11CZW017) 教育部2008年度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项目号:08JC751016) 2014年广西高校科研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形态研究”(项目号:ZD20141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6
【正文快照】: 新时期和新世纪以来,建设中国特色当代文论已经成为了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界的一个共识。我们认为,建设中国特色当代文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文论为指导,以西方文论为参照,以中国古代文论关 键 词中国当代文论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论思想为根基。以马克思主义文论为指导建设中国当代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可晓峰;碰撞·融会·重建——全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学会第20届年会综述[J];文艺评论;2004年01期
2 侯营;;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当代的开拓与创新[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3 胡言会;;李大钊的“道义”和“妙手”论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4 张劲松;;全球化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关键词与问题域——评冯宪光教授的《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论》[J];嘉应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5 庆;;几种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新书[J];读书;1983年03期
6 傅其林;冯春天;;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全球化和本土化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7 卢政;许丙泉;;突破二元对立 走向交流对话——从主要理论问题看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态势和特征[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王杰;段吉方;;六十年来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范式转换及其基本问题[J];社会科学家;2011年03期
9 李小贝;丁国旗;;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考察与分析[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1年02期
10 周平远;杜吉刚;;从苏维埃文化到新民主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历史演进的内在理路与基本线索[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弓;;中国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2 孙书文;;革命语境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特质——以周扬文艺思想为个案[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金永兵;;中国当代文论学科建构刍议[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刘坤媛;;文艺理论从传统形态向当代形态的演进——中国当代文论50年回顾与反思[A];回首50年 展望新世纪——吉林省纪念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宋俊丽;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研究的新成果[N];河北日报;2012年
2 记者 陈香;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改革中前进[N];中华读书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兆杰;中国文学研究问题争鸣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雅婷;1980-1990:现代性视域下的中国当代文论话语流变与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易小斌;后殖民理论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文论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399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399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