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召开
本文关键词:“第二届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召开 出处:《文学遗产》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文学 渤海大学文学院 春秋公羊传注疏 何若瑶 武侠文学 廊坊师范学院 辽宁省委 重庆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文化心理
【摘要】:正2016年8月9—11日,第二届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辽宁锦州召开。会议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由辽宁省古代文学学会、中国武侠文学学会、渤海大学文学院承办。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李世萍(廊坊师范学院)认为《左传》引谚入史带来新的史学精神。许外芳(华南师范大学)介绍了何若瑶《春秋公羊传注疏质疑》的成就与不足。姜军委(重庆师范大学)认为春秋图书档案作为施政工具,影响私家著述。
[Abstract]:On August 2016, the second symposium on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was held in Jinzhou, Liaoning province. The conference was sponsored by the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Liaoning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and the Liaoning federation of social sciences. By Liaoning Province ancient literature society, Chinese martial arts literature society. More than 60 experts and scholars attended the conference. Li Shiping (Langfang normal College) thought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proverbs into history brought a new spirit of historiography. Xu Waifang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of he Ruo-yao 's "questioning of the Legend of the Ram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Jiang military Commission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thinks that the Spring and Autumn Festival Books and Archives are regarded as the administrative tools. Influence private writings.
【作者单位】: 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分类号】:I206.2-2
【正文快照】: 2016年8月9—11日,第二届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辽宁锦州召开。会议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由辽宁省古代文学学会、中国武侠文学学会、渤海大学文学院承办。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李世萍(廊坊师范学院)认为《左传》引谚入史带来新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振振;伟大的文化工程──谈中国古代文学断代分体全集之编纂[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01期
2 张简;《中国古代文学》2000年考试答卷及阅卷情况简说[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0年06期
3 熊宪光;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4 孙欣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道德传统与21世纪文化建设[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王彩梅;中国古代文学与知识分子人格修养——中国古代文学与21世纪文化建设的一点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梁文宁;高校古代文学课程路向的导引——评介曹础基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陈伟军;成教用《中国古代文学》教材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02年05期
8 邓绍基;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的一点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李艳芳;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经典”之我见[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10 晓霞;张崇琛教授与中国古代文学及文化研究[J];社科纵横;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贵晨;;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中国古代文学与21世纪随想[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熊宪光;;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高楠;;论“情”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原创意义[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4 董运庭;;论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及若干问题(发言提纲)[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孙以昭;;以科研促教学,加强基本训练,授予治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教学的几点做法[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陈冠明;;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微机管理项目的建设与探讨[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赵丽;;中国古代文学三段七步教学模式研究[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8 魏春梅;;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认识[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次第;曹萌;;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10 孙鸿;;论《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定位及实施策略[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莫砺锋 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人本精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赵敏俐;古代文学研究体系现代化过程中的民族化[N];文艺报;2002年
3 高国兴 张碧波;由分到合: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走向[N];光明日报;2006年
4 淮茗;换个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N];光明日报;2007年
5 孟凡港;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研讨会召开[N];光明日报;2012年
6 张兵;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徐春萍;《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受赞誉[N];文学报;2006年
8 世年;晚霞如照尚满天[N];甘肃日报;2005年
9 赵敏俐;杨公骥:真诚治学的思想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李公明;古代艺文中的农民题材与图像[N];东方早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周乔建;中国古代文学“教化论”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3 渠红岩;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昕;中国古代文学中项羽形象寻绎[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怀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怨美[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培培;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忏悔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丁俊杰;中国古代文学狐神形象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5 董林;中国古代文学变形观[D];四川大学;2004年
6 单永军;中国古代文学中诗与酒交融现象的美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艳照;论西方汉学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文学与园林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明明;中国古代文学水仙意象与题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邱晶;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移情现象和移情说[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萌;论中国古代文学文本意义的生成因素[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09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409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