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托尔斯泰到周作人——“五四”俄国人道主义文艺观的受容与“人的文学”观的生成
发布时间:2018-01-11 17:41
本文关键词:从托尔斯泰到周作人——“五四”俄国人道主义文艺观的受容与“人的文学”观的生成 出处:《鲁迅研究月刊》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人的文学 文艺观 列夫·托尔斯泰 现代文学 受容 创作活动 托翁 平民文学 西方人类学 神话学
【摘要】:正"人的文学"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个独立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具有系统的文艺观念与完整的创作活动,为新文学发展夯实了基础。从世界文艺观念的发展历程审视,作为现代人道主义文艺观的"人的文学"观明显归属于由晚期列夫·托尔斯泰所开创的人道主义文艺观念传统。作为"人的文学"首要理论家,现代人道主义者周作人在接受、修正、改造晚期列夫·托尔斯泰文艺观基础上,受到新世纪世界文学思想及实践启示,同时吸收西方人类学、神话学最新成果,
[Abstract]:The period of "human literature" is the first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stage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which has a systematic literary concept and complete creative activities. It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literature. The view of "human literature", as a modern view of humanitarian literature and art, obviously belongs to the tradition of humanitarian literature and art pioneered by Leo Tolstoy in the late period, as the chief theorist of "human literature". On the basis of accepting, revising, and reforming the late Leo Tolstoy's literary outlook, Zhou Zuoren, a modern humanist, was inspired by the thought and practice of world literature in the new century, and absorbed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western anthropology and mythology.
【作者单位】: 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期现代文学‘整体转型’现象研究”(17BZW01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期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11&ZD110)阶段性成果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科创新团队项目“哲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2016-CXTD-03)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科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哲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2015-JCZD-018)
【分类号】:I109.5;I210
【正文快照】: “人的文学”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个独立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具有系统的文艺观念与完整的创作活动,为新文学发展夯实了基础。从世界文艺观念的发展历程审视,作为现代人道主义文艺观的“人的文学”观明显归属于由晚期列夫·托尔斯泰所开创的人道主义文艺观念传统。作为“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苏贤英;;意识的范围与人的文学存在[J];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2 秦弓;20世纪初日本“人的文学”在中国的传播[J];呼兰师专学报;1995年03期
3 朱德发;论茅盾前期对文学与人关系的思考[J];莱阳农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4 黄梅;;女人与小说[J];读书;1987年06期
5 洪烛;;一代人的文学偶像(三则)——向大师致敬[J];山西文学;2011年07期
6 爱默生;石幼珊;UGLY;;一滴水就是一个海洋[J];少年文艺(少年读者文摘);2014年Z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胡;莱辛得奖是好事,但英国人的文学口味已经败坏[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杜弋鹏;写给年轻人的文学史[N];光明日报;2014年
,本文编号:1410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410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