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类比、还原与谶纬之《诗》学——纬书的情性《诗》学观谫论

发布时间:2018-01-12 08:09

  本文关键词:类比、还原与谶纬之《诗》学——纬书的情性《诗》学观谫论 出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董仲舒阴阳情性观 汉代情性学说 谶讳学说 以情性说《诗》 《诗纬》 类比 还原 《诗》 天地阴阳


【摘要】:董仲舒综合儒家和阴阳家的学说,以宇宙与社会相比附,将人与社会伦常都看作阴阳五行的推衍,从而将天人感应学说进一步理论化、精细化。董仲舒的学说中经翼奉,影响了谶纬诗学。谶纬诗学接受了翼奉的观念,以情性说《诗》。而其所谓性即五行,情即六情,以历律为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期、四始、五际、六情、十二律等观念,以此来定位诗。如此,诗就成了阴阳五行的消长变化的产物。在具体的诗说中,《诗纬》也采用了类比与还原的方式,在《诗》与天地阴阳之间建立一种匹配关系。《诗纬》诗学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中国传统诗学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
[Abstract]:Dong Zhongshu's Confucianism and Yin Yang theory, the universe and society of people and society will be compared, ethics as derivation of Yin Yang and five elements, which will further the theory of heaven andman doctrine, fine. Dong Zhongshu's theory in the wing Bong, affected the Chenwei poetics. Chenwei accepted wing in poetics concept with the feeling that "poetry. And the so-called namely five, love is six, with the almanac. Based on the proposed three stage five, six, D., twelve, the concept of law, in order to locate the poem. This poem became a product of changes of yin and 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the poem said. In particular, < > Shi Wei also uses analogy and reduction mode, in" poetry "and the world to establish a relationship between yin and Yang, Shi Wei. > poetics has great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sourc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oetics theory.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视野中的纬书研究”(13BZW05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诗纬》整理与研究”(14YJA751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资助项目“中国古代文体论概念史研究”(15JJD75004)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情性是中国哲学史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并由此迁延辐射至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对于汉代谶纬《诗》学来说,情性是最为核心的关键词之一。对《诗纬》产生重要影响的《齐诗》学者翼奉就有“《诗》之为学,情性而已”之说[1]3170,而《诗纬》对于“何谓诗”的讨论也印证了这一点。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曹建国;张莉莉;;《韩诗》与谶纬关系新考[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曹建国;;类比、还原与谶纬之《诗》学——纬书的情性《诗》学观谫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曹建国;;《诗纬》二题[J];文学遗产;2010年05期

2 张玖青;;论《易林》的《诗》说——兼论《易林》的作者[J];文学评论;2010年02期

3 王长华;刘明;;《诗纬》与《齐诗》关系考论[J];文学评论;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公持;论诗纬[J];求是学刊;2003年03期

2 孙蓉蓉;;《诗纬》与汉魏六朝文论[J];文艺研究;2007年09期

3 王长华;刘明;;《诗纬》与《齐诗》关系考论[J];文学评论;2009年02期

4 曹建国;;《诗纬》二题[J];文学遗产;2010年05期

5 刘毓庆;由人学到天学的《诗》学诠释——《诗纬》诗学研究[J];文学评论;2005年06期

6 孙蓉蓉;;《诗纬》考论[J];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04期

7 孙蓉蓉;;论《诗纬》对《诗经》的阐释[J];求是学刊;2011年01期

8 刘明;;郑玄《诗纬》学论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王长华;刘明;;《诗纬》与《齐诗》关系考论[J];诗经研究丛刊;2009年02期

10 张慧敏;;《诗纬》与两汉魏晋叙事文学[J];诗经研究丛刊;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公持《论诗纬》[A];诗经研究丛刊(第六辑)[C];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翠丽;《诗纬》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俊卿;《诗纬》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明;两汉《诗纬》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13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413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4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