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神话精神的缺失——以“四大名著”
本文关键词:金瓶梅:神话精神的缺失——以“四大名著” 出处:《明清小说研究》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古代小说历来有引神话因素干预作品的传统,而处在"四大名著"时间链条上的《金瓶梅》,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与"四大名著"浩大恢弘、气贯长虹、舍己为他等精神气场和垂直立体思维相比,《金瓶梅》笔下的人事多平庸卑俗,缺少崇高的情感;多以触目惊心的个人贪欲和罪恶示人,缺少"伟大人物的痛苦和死亡""舍己"等悲剧品格;在叙事空间上为单向度的平面思维,缺失向上的维度。其"理想世界"与"建设理想世界"的双重缺失,从本质意义上来说是由其崇高精神、悲剧精神、天命敬畏和道德审判等神话精神的缺失决定的。
[Abstract]:Ancient Chinese novels have the tradition of inducing mythological factors to interfere with their works, but Jin Ping Mei, which is on the time chain of the four famous works, is a unique existence. Compared with his spirit field and vertical three-dimensional thinking, Jin Ping Mei's personnel is more mediocre and vulgar, lacking of lofty emotion; Many of the shocking personal greed and evil show people, the lack of "the pain and death of great people" and "abandon oneself" and other tragic character; In the narrative space, the plane thinking is unidirectional and the upward dimension is missing. The double deficiency of "ideal world" and "building ideal world" is essentially a result of its lofty spirit and tragic spirit. The lack of mythical spirit, such as divine awe and moral judgment, is determined.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分类号】:I207.419
【正文快照】: ·楚爱华·古代小说自从孕育的那刻起,便与神话纠缠在一起。从《山海经》《列子》到《搜神记》《列异传》,从《南柯太守传》《柳毅传》到《夷坚志》《聊斋志异》,无论是在神话的母腹中吸收营养、渐行渐长也好,还是斩断血脐独立门户、完成从神话到神话小说的重要蝉蜕也罢,小说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赵凤翔;;上天入地与时空穿梭:《西游记》宇宙体系的解构与探究[J];明清小说研究;2017年01期
2 薛英杰;;色界魔境:晚明淫僧故事中文人的空间想象和欲望表达[J];明清小说研究;2016年02期
3 杨宗红;;明清世情小说的中“气”及其文化解读[J];明清小说研究;2016年02期
4 吴光正;;《三国演义》中的政治神话及其美学效应[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楚爱华;;父亲缺席与《水浒传》的叙事策略[J];水浒争鸣;2009年00期
6 李建军;;消极伦理与色情叙事——从小说伦理看《金瓶梅》及其评论[J];文艺研究;2008年07期
7 张强;从神话到小说——兼论《西游记》的神话品质[J];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03期
8 袁珂;;再论广义神话[J];民间文化论坛;1984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龚世学;中国神话观念与中国古典悲剧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楚爱华;;金瓶梅:神话精神的缺失——以“四大名著”[J];明清小说研究;2017年03期
2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度述评课题组;;2014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小说、戏曲)述评[J];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15年02期
3 杜兰;;论《三国演义》中的政治神话以及美学效应[J];读书文摘;2015年10期
4 刘毓庆;;中国神话的三次大变迁[J];文艺研究;2014年10期
5 杨利慧;;一个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神话——倭纳及其《中国的神话与传说》[J];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6 廖四平;;唯真、唯美与唯善——论李建军的文学批评[J];云梦学刊;2014年01期
7 贾利涛;;二十世纪中国仙话研究述评[J];文学教育(中);2013年11期
8 朱家席;;孙悟空形象溯源与淮河文化[J];明清小说研究;2013年03期
9 李建军;;小说伦理与“去作者化”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8期
10 张继红;郭文元;;写作伦理:19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关键词[J];当代文坛;2011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吴岩贤;丁方绘画艺术中的悲剧表现性[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2 黄迪艺;中国古典悲剧的审美特征及当代的传承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3 商智茹;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审美差异比较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岳欣莹;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悲剧性因素[D];西北大学;2009年
5 鹿博;《庄子》:神话锻造寓言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项裕荣;;试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淫僧形象——以明代话本小说为讨论中心[J];明清小说研究;2012年04期
2 杨宗红;;明清拟话本小说中命相故事的理学观照[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3 楚爱华;;从父子关系看贾宝玉叛逆形象在现代文学中的流变[J];红楼梦学刊;2009年02期
4 王先霈;;中西移情理论之异同[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王丽娟;;析《水浒传》中的“仗义疏财”及其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6 潘知常;;以暴力为美:《水浒》的一个美学误区[J];古典文学知识;2007年05期
7 张义宾;;中国古代气论文艺观研究中的问题及对策[J];文史哲;2006年01期
8 葛维钧;《西游记》孙悟空故事的印度渊源[J];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04期
9 张强;万物有灵:人对自然的初步读解[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熊笃;《三国演义》与谶纬神学[J];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振村;;四大名著究竟对中国有什么用[J];基础教育;2006年07期
2 汉水北岸;;榨干四大名著[J];人才资源开发;2010年06期
3 春恒;;四大名著折射国人陋习[J];政府法制;2010年29期
4 羊羊;;四大名著的雷人简介[J];建筑工人;2012年01期
5 王蕙利;;四大名著歇后语[J];老友;2007年05期
6 ;四大名著与石,
本文编号:1422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422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