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文学本质观念的一种追问——基于中国形而上学传统及其影响的考辨
本文关键词: 政治伦理 形而上学 文学本质观念 情志合一 载道 抒情传统 出处:《文史哲》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政治伦理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传统,作为中国文学本质观念的传统哲学基础,具体到对文学本质观念的影响及理解上,即是经由一种政治伦理诉求的元叙事模式以获得合法性认同,其经典的合法表述,就是中国传统而正统的文学"载道"说。中国传统的情志合一文学本质观念,是在文学"载道"这一文学本质言说的合法性认同表述中获得合法存在的,在此认同表述中,政治伦理构成文学合法与否的依据,能为其所容纳的情感诉求也往往表现为一种道德情感的认同,而不是放任个性化情感的抒发,以服务于现实的政治教化目的,并构成中国传统文学的主导倾向与整体面貌。对此,显然不能不予以厘清与分辨,否则,谬矣,而这也正是所谓中国文学抒情本质的观点及其抒情传统论的理论误区所在。
[Abstract]:The metaphysical tradition in the sense of Chinese political ethics, as the traditional philosophical basis of the essential concept of Chinese literature, concretely influences and understands the concept of the essence of literature. That is to say, through a meta-narrative mode of political ethics to obtain legitimacy, its classic legal expression is the traditional and orthodox "Tao" the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t is legal to exist in the expression of the legitimacy of the literary essence of "Tao", in which political ethics constitutes the basis of the legitimacy of literature. The emotional appeal that can be accommodated for it is also often expressed as a kind of moral emotion identification, rather than allowing the expression of individualized emotion, in order to serve the realistic political enlightenment purpose. And constitutes the dominant tendency and the overall appearance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It is obviously necessary to clarify and distinguish this, otherwise, it is wrong, and this is precisely the view of the lyrical essenc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e theoretical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lyrical tradition theory.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文化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问题视域中的新世纪文学理论研究”(15BZW01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敏俐,高瑞民;论“五四”前后文学本质问题探讨的价值与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5期
2 雒海宁;试论文学本质的归纳[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罗宏;文学本质追问与价值论观照[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4 董学文;凌玉建;;在困境中突围——关于当前文学本质研究的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5 沙立玲;彭翠;焦兰坤;;先锋叙事与文学本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8期
6 殷晶波;;回归·探析·前瞻——文学本质再思考[J];前沿;2010年03期
7 王彩虹;;试析文学本质与意识形态的关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8 李红波;;文学本质的解构与语文教育的失语[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杨明琪;;文学本质新论[J];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10 靳义增,勾俊涛;文学本质的历史反思[J];南都学坛;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燕世超;;文学本质的再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2 董学文;;文学本质界说考论——以“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为中心[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龚举善;;试论文学本质的多向生成[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4 王朝元;;多维视域下的文学本质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董学文;;文学本质界说:曲折的跋涉历程——以自我理论反思为线索[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6 万娜;;我国文学理论建设之初对文学本质的认识:“美的情感”论[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张继月;与人高度相关的文字更接近文学本质[N];国家电网报;2014年
2 杨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以作家簇分析法思索科幻文学本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三焦;另类阅读与文学本质[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郑讴 编译;新形式主义重新定义文学本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志先;多重解构的游戏[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郭富平;1990年代以来文学本质界说范式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98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498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