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台湾出版的新文学研究论著述评

发布时间:2018-03-01 22:30

  本文关键词: 台湾光复 郑学稼 鲁迅思想 解除戒严 文学世界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新文学史 左翼文学 胡秋原 中国新文学  出处:《鲁迅研究月刊》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台湾地区,还未解除戒严,仍在查禁之列的以鲁迅为代表的1930年代文艺作品,属于特种文艺。为防堵左翼思想再度抬头,国民党退守台湾后采取了各种严格的监控措施,使新文学研究成为诸多禁忌的特区,但随着蒋介石1975年去世及其威权体制的削弱,尤其是经过乡土文学
[Abstract]:In 1970s, the literature and art works of the 1930s represented by Lu Xun, which have not yet been lifted from martial law and are still banned in Taiwan, belong to special literature and art.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emergence of the left-wing ideology, After the Kuomintang retreated to Taiwan, it adopted various strict monitoring measures, making the study of new literature a taboo special zone, but with the death of Jiang Jieshi on 1975 and the weakening of its authoritarian system, especially through local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文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红梅;;广东老兵见证宝岛光复——纪念台湾光复六十周年[J];兰台世界;2005年14期

2 廖献祥;;台湾光复60周年感怀[J];武汉文史资料;2006年02期

3 刘凌斌;;台湾光复初期闽台的互助与赈济初探[J];闽台文化交流;2009年02期

4 ;本所人员有关台湾研究的论著目录(1985年)[J];台湾研究集刊;1986年01期

5 丘铸昌;;台湾近代诗坛述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6 秦咏英;民国时期的台湾研究综述[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7 林真;台湾光复初期闽台经济关系初探[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03期

8 白纯;台湾光复后的民众心态与“二·二八”事件[J];民国档案;2000年03期

9 朱庆葆,曹大臣;抗战胜利后影响台湾建省诸因素分析[J];江海学刊;2000年02期

10 褚静涛;日据时期大陆台湾研究状况述评[J];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褚静涛;;台湾革命同盟会与台湾光复[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玉国;;厦门大学与台湾光复[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高陵;;“二·二八”事件后的台湾知识分子[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4 褚静涛;;台籍志士与台湾复省[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5 陈孔立;;台湾史研究的史观问题[A];台湾历史研究(第一辑)[C];2013年

6 臧运祜;;十年共铸一剑 青史赓续台湾——《台湾史稿》读后[A];台湾历史研究(第一辑)[C];2013年

7 林仁川;;闽台同心 抗击日寇 建设台湾[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陈小冲;;1943~1945年台湾光复前后史事述论[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林剑华;;从国内报刊的相关报道看光复后台湾的接收[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汪小平;;战后台湾的法律地位与美国对台政策(1945~1949)[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姚小敏邋孙立极;台各界纪念台湾光复63周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2 钟安西 赵一顺;台湾史研究的历史脉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3 (任孟山);纪念台湾光复 重温历史荣耀[N];华夏时报;2005年

4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饶戈平;从台湾光复看台湾的法律地位[N];人民日报;2005年

5 张勇;台湾光复亲历者回忆60年前的激动[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6 记者 王宇航;台湾光复值得两岸人民永远纪念[N];团结报;2010年

7 记者 张浩淼 实习生 戴立;纪念台湾光复65周年台湾史研究论坛明起在渝举办[N];重庆日报;2010年

8 潘清;台湾光复亲历者说: “就在这一天,台湾人终于‘出头天’”[N];团结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平 孙立极;全台湾没有一座抗战纪念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10 台湾 岛内著名律师 许文彬;台湾人的甲午史观和两岸情[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诗翔;台湾自然养生法探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李秘;中间权力网络与台湾的民主进程[D];复旦大学;2010年

3 余凯;台湾威权体制下的知识分子[D];复旦大学;2008年

4 吴仁华;台湾光复初期教育转型研究(1945-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程代勒;从文化变迁看二十世纪台湾水墨画发展进程[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余依婷;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史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巴殿君;冷战后日本对台湾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邓文;雷震与战后台湾社会运动[D];武汉大学;2010年

9 周典恩;清代台湾拓垦中的族群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罗春寒;清代台湾平埔族文化变迁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隋丕宁;论台湾的台湾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小霞;抗战时期国民党直属台湾党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3 蒋文英;台湾报业转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949-2003)[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4 沈琪;台湾渔会与大陆渔民组织的比较与借鉴[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5 黄柳建;论台湾“司法院”大法官会议释宪对民主化进程所提供的司法保障[D];内蒙古大学;2016年

6 张健康;台湾社会转型初期知识界的文化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7 张捚;继受、中断、延伸:光复初期的台湾报业(1945-1949)[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8 刘希佳;台湾地区翰林版(2012)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华民族认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9 管苗雨;“台湾意识”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10 徐克飞;台湾政治认同的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538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5538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3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