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视野下的余华评价
本文选题:余华 切入点:中国性 出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文学批评一直是站在中国当代文学的视阈上来评价余华的,这种评价和余华的创造以及对世界文学的贡献有时是一致的,但有时则是错位的。中国文学批评和研究并没有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余华的"影响"充分表达出来。以世界文学眼光来看,余华小说最突出的贡献主要有:第一,把西方20世纪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小说技巧和艺术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表达方式和艺术形式结合起来。第二,余华所书写的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现实,都具有世界品性。第三,余华对文学有独特的理解,并且很好地把理解实施到小说创作中。第四,语言精练,把现代汉语的诗性品质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Abstract]: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has always been view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to evaluate Yu Hua. This evaluation is sometimes consistent with the creation of Yu Hua and his contribution to world literature. But sometimes it is misplaced.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and research have not fully expressed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modernist literature on Yu Hu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orld literature, the most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of Yu Hua's novels are as follows: first, Combining the most influential modernist novel techniques and artistic spirit of the West in 20th century with the expression and artistic form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Second, the Chinese and the social reality written by Yu Hua are of world character. Third, Yu Hua has a unique understanding of literature and has put it into practice in the creation of novels. 4th, language refinement, the poetic quality of modern Chinese to a new height.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玉;;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阅读与余华创作的先锋转向[J];外国文学研究;2016年01期
2 董丽敏;;当代文学生产中的《兄弟》[J];文学评论;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玉;;世界文学视野下的余华评价[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07期
2 高玉;;论余华的早年阅读与初期创作及其关系[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3 王侃;刘琳;;“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余华的“线索”[J];文艺争鸣;2015年03期
4 冯江涛;;从含泪的笑到油腔滑调——大众审美转向对余华小说悲喜结构的影响[J];名作欣赏;2013年26期
5 黄婷;吴培显;;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的创作转型研究[J];求索;2012年12期
6 侯玲宽;;在坚持与背离中突围——论余华创作的转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沈杏培;姜瑜;;被消费的“文革”历史与当代现实——消费文化语境下《兄弟》的生产与传播[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熊权;;“反成长”与成长——从《兄弟》看余华创作的连续与新变[J];文艺争鸣;2011年01期
9 王侃;;《兄弟》内外(上)[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5期
10 林广泽;;消费文化与文学生产[J];作家;2009年2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清华;;窄门以里和深渊以下——关于《兄弟》(上)的阅读笔记[J];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04期
2 洪治纲;余华;;回到现实,回到存在——关于长篇小说《兄弟》的对话[J];南方文坛;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西尔列索;任白戈;;科学的世界文学观·前记[J];郭沫若学刊;2008年04期
2 郑朝宗;评《林纾研究资料》兼论林纾对世界文学的贡献[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4年06期
3 孟悦;;《走向世界文学》——一个艰难的进程[J];读书;1986年08期
4 李俊国;张晓夫;;寻求、建构走向世界文学的基点——也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文学评论;1986年04期
5 许奕谋;怎样看待二十世纪世界文学主潮[J];齐鲁学刊;1989年01期
6 萧乾;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接轨[J];中外文化交流;1994年01期
7 潘正文;;世界文学观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发展与演变[J];中国比较文学;2010年03期
8 潘正文;;中国“世界文学”观念的“逆向发展”与“正向发展”[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6期
9 黄小丽;;“世界文学”视野下的“民族性”诉求——论文学研究会的译介倾向[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10 马志洁;苏联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将出版两部多卷本文学史[J];苏联文学;1980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余中先 黑丰;《世界文学》:为中国文坛引来“天火”的杂志[N];文艺报;2012年
2 巴哈尔·别尔德别克 (哈萨克族) 海纳尔 译;超越民族的界限[N];文艺报;2013年
3 李怀亮;跳荡着的“格局”[N];文艺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玉玲;文学翻译与世界文学地图的重塑[D];复旦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56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556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