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赵元任与五四新诗运动的发生

发布时间:2018-03-22 00:27

  本文选题:胡适之 切入点:中国新诗 出处:《文艺争鸣》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标志着中国新诗时代的开始。胡适此文,就核心来讲,就是废文言、倡白话,以语言工具的变革确立白话文在中国诗歌中的正宗地位。对胡适白话诗主张的形成和《文学改良刍议》的酝酿,学界已作广泛探讨,远及梁启超、黄遵宪等晚清诗界革命的历史经验,近及胡适在留美期间与友人梅光迪、任鸿隽、杨杏佛等的论辩,尤其是发生在绮色佳的游船事件是浓墨重彩的一
[Abstract]:In January 1917, Hu Shi published the New Youth on Literary improvement, mark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Chinese New Poetry Age. At the core of this article, Hu Shi is Fei Wenwen, who advocates vernacular. The authentic position of vernacular writing in Chinese poetry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nguage tools. The formation of Hu Shi's vernacular poetry and the brewing of "Literature improvement" have been extensively discussed in academic circles, as far as Liang Qichao. Huang Zunxian and other historical experiences of the late Qing poetry revolution, as well as the arguments made by Hu Shi during his stay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 friends Mei Guangdi, Ren Hongjun, Yang Xingfo, and so on, especially the cruise ship incident that took place in Ithaca, are one of the most colorful ones.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SWU1709235) 西南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WU0909319)的阶段成果
【分类号】:I207.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竹贤;胡适其人及胡适研究述评[J];江汉论坛;2005年03期

2 周质平;;胡适与林语堂[J];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08期

3 弋人;胡适和胡适以后[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0年03期

4 杜玲玲;论胡适的白话散文[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杨扬;胡适研究[J];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05期

6 高低;;胡适“不带人”[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7年12期

7 魏邦良;;沧桑阅尽思胡适[J];杂文月刊(选刊版);2011年01期

8 路也;;你看人家胡适[J];幸福(悦读);2013年08期

9 赵玉宏,印永清;评研究胡适的两本专书[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1年01期

10 徐改平;胡适早期诗文创作论[J];河北学刊;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杨国荣;;胡适与文学革命[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2 蒋小波;;“道问学”与“尊德性”——胡适派学人与现代新儒家的“汉宋之争”[A];2008年台湾文学现代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江弱水;;胡适的语文观与三十年代的反拨[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杜蒸民;;在批判中实现超越——郭沫若与胡适关系述论[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5 钟军红;;论胡适“五四”时期对“团圆”观念的否定[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傅小平;今天,我们怎样读胡适?[N];文学报;2012年

2 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生;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李公明:我为什么读胡适[N];深圳商报;2012年

3 记者 苏娅;让普通读者与胡适对话[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4 韩石山;胡适使美的背后[N];中华读书报;2013年

5 张树伟;“我比胡适还理解胡适!”[N];中国邮政报;2003年

6 肖伊绯;胡适《四十自述》的“前传”与“后传”[N];中华读书报;2013年

7 周质平;胡适英文笔下的中国文化(下)[N];中华读书报;2012年

8 吴晓樵;胡适与海涅名诗《松》[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青年学者 王学斌;另一半的“五四”[N];中国经营报;2010年

10 程巍;迷雾一般的计划:胡适的“文学革命”与“联省自治”[N];中华读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玲;论胡适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光和;西方文化影响下的胡适文学思想[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东方;“五四”时期胡适的文体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光利;胡适诗学批判[D];浙江大学;2012年

5 刘岩;重读胡适[D];山东大学;2005年

6 杨国良;输出与输入[D];复旦大学;2003年

7 王晓生;“1917—1923”新诗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超;为大中华,造新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汤景泰;宁鸣而死,不默而生[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潘建伟;对立与互通:新旧诗坛关系之研究(1912-1937)[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艺;论胡适科学观念对文学观念现代转型及批评新范式形成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健韬;胡适与红学史上“怪现象”[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3 潘文文;翻译家胡适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冒建华;胡适“诗国革命”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郑民;胡适的演讲及演讲辞创作[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朱洪涛;“胡适批判”中大陆知识分子的思想与心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丽霞;从《竞业旬报》看胡适早年思想[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张腊丽;胡适与中国的“文学革命”(1915-1935)—胡适“文学革命”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金瑞恩;胡适的白话文学—理论与实践[D];复旦大学;2013年

10 马轩;胡适文学革命思想的成因及其评价问题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46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646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6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