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的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笛安小说论
本文选题:高手 + 小说论 ; 参考:《当代作家评论》2017年05期
【摘要】:正一初登文坛的笛安,是以"天才少女"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的。甫一登场便凭中篇处女作《姐姐的丛林》(2003)亮相于老牌纯文学期刊《收获》,其起步的高度令同代作家们无可企及。从情节和题材上看,这篇小说似乎并未超越"青春文学"中常见的少女情怀和成长之殇的范畴,但透过小说人物之间复杂甚至略显混乱的情感关系和遭遇,我们还是能看出笛安对爱情、人性以及艺术的独到思考。主人公姐妹两人(姐姐北琪和妹妹安
[Abstract]:Desan, who first appeared in the literary world, appeared in front of readers as the image of "gifted girl".As soon as he appeared on stage, he appeared in the old pure literary journal "Harvest" by his first book, "Sister's Jungle" (2003). The height of its beginning made the writers of the same generation unmatched.In terms of plot and subject matter, the novel does not seem to go beyond the amorous feelings and growing up of teenage literature, but through the complex and even slightly chaotic emotional relationships and encounters among the characters,We can still see Desan's original thinking about love, human nature and art.The protagonists and sisters (Sister Beki and Sister Ann)
【作者单位】: 中国现代文学馆;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彦利;站在潮峰处高歌——评杨立元《新现实主义小说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02期
2 张柱林;;撕破面纱,击穿坚冰——东西小说论之一[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刘俐俐;消逝于小说深处──李本深小说论[J];小说评论;1997年01期
4 范川凤;心灵的探觅者──何玉茹小说论[J];小说评论;1997年06期
5 徐刚;徐勇;;纯真与世俗的辩证法——吕魁小说论[J];西湖;2013年04期
6 陈村;;非小说论[J];清明;1987年06期
7 赵稀方;寻求文化身份──也斯小说论[J];小说评论;2000年01期
8 鲁原;双向否定:转型期的文化结构──新市民小说论之二[J];小说评论;2000年02期
9 赵朕,赵焱;台湾微型小说论[J];学术研究;2000年03期
10 刘金冬;对生命与生存的质疑──徐铎小说论[J];大连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鲁原;赖翅萍;;新市民小说论[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吴福辉;;予且小说论[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3 赵树勤;;生态文明的呼唤——新世纪中国生态小说论[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唐小林;;历史·记忆·经典化写作——何大草小说论[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5 焦守红;;崛起的“80后”新青春文学[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6)[C];2005年
6 庄之明;;校园文学是青春文学[A];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成果首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成果——校园文学研究[C];2011年
7 王婷婷;;盛宴的背后——在青春文学中寻找和重构青少年身份认同[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白烨;;不可阻挡的崛起——文坛“80后”答问录[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9 洪安南;张国功;;剧变时代的价值探求——《奋斗》出版随感[A];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筱湖;青春文学渐分化 写手纷纷转型忙[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2 记者 孙海悦;接力社搭建网络原创青春文学出版平台[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3 王秀芹;当青春文学遭遇市场[N];人民日报;2009年
4 吴方泽;青春文学从领先市场到两极分化[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5 荣智慧;青春文学:如何突围[N];文艺报;2011年
6 孙桂荣;促进青春文学的健康有序发展[N];文艺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黄里 庞峰伟;青春文学,如何俘获年轻读者[N];四川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武翩翩;青春文学迈向转型期[N];文艺报;2013年
9 严杰夫;我们的青春文学以何“致青春”[N];文汇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怡梦;沪上青春文学正青春[N];中国艺术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青仙;滕肖澜市民小说论[D];山西大学;2016年
2 张鹏;“十七年”小说论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玉惠;新世纪知识分子题材小说论[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志民;农民工题材小说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胡昌平;“革命+恋爱”小说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蓉;张翎小说论[D];安徽大学;2004年
7 陈桂芳;轻逸而沉重的飞翔—陈谦小说论[D];暨南大学;2012年
8 陈琳媛;靳以抗战小说论[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9 邱琦;陈谦小说论[D];暨南大学;2011年
10 王龙洋;立足民间——新现实主义小说论[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57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757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