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略论王元的传记理论

发布时间:2018-05-05 09:46

  本文选题:王元 + 传记学 ; 参考:《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摘要】:20世纪,中国的传记作品大家辈出、浩如烟海,但探讨传记问题的文章并不多,研究传记文学的理论专著更是寥寥无几。在传记文学理论研究滞后的20世纪上半叶,王元出版了传记文学理论专著《传记学》。王元敏锐地把握传记文学研究的脉搏,融通中西、贯穿古今,以中西传记文学发展状况为参照,深入探讨了传记文学的相关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深刻的见解。并且他突破了传统史传观念,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把传记学作为一门学科来探索研究,开拓性地提出了"传记学"这一学科观念,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意义,为现代传记文学的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为现代传记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Abstract]:In the 20th century, biographies appeared in large numbers in China, but there are not many articles on biographies and few theoretical monographs on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when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lagged behind, Wang Yuan published the monograph of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theory. Wang Yuan acutely grasped the pulse of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research,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ture, through ancient and modern histo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as a reference, deeply discussed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issues of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and put forward his own unique and profound views. Moreover, he brok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historical biography, put forward creative opinions, explored and studied biographical science as a subject, and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biographical science" as a discipline in a pioneering way, which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t opens up new ideas for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modern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and provides a good reference for modern biographies, 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discussion and study.
【作者单位】: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系;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民国时期传记文学理论研究”(15NDJC285YBM)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I20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於贤德;论传记文学的人学意蕴[J];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03期

2 杜彩萍;传记文学个性化剖析[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6期

3 郭久麟;略谈传记文学的主题提炼[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4 白志坚;试论传记文学的艺术性(二)[J];集宁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5 胡芳;浅谈传记文学中的虚构[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全展;世纪之交:中国传记文学的六大热点[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毕宝魁;历史与文学艺术的完美结合——繁荣传记文学创作遐想[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伍仁;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第七届年会暨传记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郭久麟;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漫评[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徐光荣;传记文学的崛起与勃兴[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陈兰村;;对当代传记文学的回顾[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2 李健;;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传主形象的艺术突破[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3)[C];2007年

3 孙德喜;;书信与传记文学[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黄科安;王伟;;从知识者言说到大众化消费——中国传记文学的百年迂回[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3)[C];2012年

5 李政;;赫梯书信与传记文学——浅析赫梯国王哈吐什里三世致巴比伦国王卡达什曼-恩里尔二世的书信传记价值[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张积玉;;郭沫若传记文学研究述评[A];郭沫若史学研讨会论文集[C];1986年

7 谷辅林;周海波;;郭沫若传记文学的艺术手法[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8 张维;;家书——传记写作的重要素材[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张积玉;;郭沫若传记文学研究述评[A];郭沫若研究(第五辑)[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光荣;传记文学的崛起与勃兴[N];辽宁日报;2000年

2 南京大学 杨正润;传记是“中国文学里最不发达的一个部门”[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李健;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传主形象的艺术突破[N];文艺报;2007年

4 张俊彪;传记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新高度[N];文艺报;2007年

5 湖北荆楚理工学院教授 全展;传记文学闯新路[N];人民日报;2010年

6 郑一奇(编审);传记文学的价值与出路[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7 全展;传记文学研究的“世纪之作”[N];文艺报;2011年

8 欧明俊;传记文学是人类生命的载体[N];文艺报;2013年

9 演讲人 吴先宁;文学传记:史与诗的融合之境和慎守之界[N];人民政协报;2013年

10 王卫平;传记的写作原则及评价尺度[N];中国文化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健;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吴海;清代的学术与传记[D];南京大学;2011年

3 孟晖;“传记式批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谢志勇;逡巡于文与史之间:唐代传记文学述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史素昭;唐代传记文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6 王凌云;新时期中国画家传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金正秀;晚清女性传记与国族想象的形成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8 王永;还原·想象·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郭小英;中国现代学术性自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朱旭晨;秋水斜阳芳菲度[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东生;论陈廷一的传记文学创作[D];湖南大学;2013年

2 赵燕红;清代传记理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3 刘玉;公安三袁传记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杨玉菡;桐城派商人传记研究[D];安徽大学;2017年

5 袁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刍言[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6 赵向南;清初十作家传记文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7 陈志扬;传统传记理论的终结:章学诚传记理论纲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汪炜;新世纪传记文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慧;论林语堂的传记文学创作[D];湖南大学;2012年

10 蔡珊珊;刘绍唐时期台湾《传记文学》建构的“大陆映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472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8472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c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