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1949—1966年童话的多向度重构

发布时间:2018-05-05 15:01

  本文选题:童话 + “十七年”时期 ; 参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摘要】:晚清童话作为启迪民智、铸造"新民"的文艺样式开始兴起。民国时期童话从理论到创作都得以迅速发展,众多知名作家与学人参与其中,周作人、赵景深、张梓生等从民俗学、人类学视域对其进行了理论阐释;叶圣陶、林兰等在创作领域进行了实践。1949—1966年,童话在内外因素的共构中实现了蜕变,在"民间"与"多民族"文学语境中,从教育价值与幻想层面进行了重构。20世纪50年代童话将新的社会主义伦理价值扩散到中国各地域、各民族,加速了社会主义"新儿童"的塑造;同时从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到童话的创作实践,都渐趋形成了以"幻想"为核心话语的理论体系。1949—1966年童话的理论重构与文艺实践经验在中国文学史、民间故事学术史上都具有独特意义,其理论成就对当下"中国故事"的讲述具有一定的启迪,只是到目前为止对其反思尚不充分。
[Abstract]:The late Qing Dynasty fairy tales as enlightening wisdom, casting "Xinmin" literary style began to rise.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fairy tales developed rapidly from theory to creation, in which many famous writers and scholars participated, Zhou Zuoren, Zhao Jingshen, Zhang Zisheng, and so 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lklore and anthropology. Lin Lan and others practiced in the field of creation. 1949-1966. Fairy tales transformed in the co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in the context of "folk" and "multi-ethnic" literature. Reconstruction from the educational value and fantasy level. The fairy tales of the 1950s spread the new socialist ethical values to all regions and nationalities of China and accelerated the shaping of socialist "new children".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col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folk stories to the creation practice of fairy tale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Fantasy" is gradually formed. The theoretical reconstruction of fairy tales and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literature and ar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1949 to 1966. Folklore has a unique significance in academic history, and its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enlighten the narration of "Chinese story", but so far, it is not enough to reflect on it.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话语与民间文学的理论建构(1949—1966)”(13CZW090)
【分类号】:I20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新;;展现生态理念的童话作品[J];学问;2003年07期

2 朱日复;走向新世纪的现代童话——评谢乐军的童话创作[J];理论与创作;2003年04期

3 詹丹;;城市、童话与戴臻的创作[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李元;;我国民间童话向创作童话的历史演变[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余雷;;童话元素的小说呈现——评郁雨君《世界上的另一个我》[J];出版参考;2010年33期

6 李元;;中国现代童话的诞生[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7 余雷;;童话元素的小说呈现——评郁雨君《世界上的另一个我》[J];中国出版;2011年02期

8 贺宜;;童话漫谈——儿童文学讲座之三[J];编创之友;1981年03期

9 金燕玉;中国童话的演变[J];苏州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10 史乘;;童话人物要起洋名吗?[J];群言;199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詹丹;;城市、童话与戴臻的创作[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冲;;繁荣科学童话创作的“振兴梦”——我国百年科学童话概览[A];科普惠民 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波;求新求变的冰波童话[N];文艺报;2007年

2 蓝蓝;对当下童话庸俗化的反思[N];文学报;2010年

3 饶远;活在童话里[N];文艺报;2011年

4 匡生元;微童话只能是对童话的毁坏[N];文学报;2012年

5 方卫平;冰波:童话的难度[N];文学报;2012年

6 梁燕;汤汤:搭建自己的童话国[N];文艺报;2012年

7 海飞;纯真清新的“童话汤”[N];中华读书报;2012年

8 王林;许诺晨:童话的另一种可能[N];中华读书报;2014年

9 张锦江;抗战童话——民族精神的发扬[N];文艺报;2005年

10 曾衡林 龚军辉;打造校园童话新湘军[N];湖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慧;童话论[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冯海;从“训诫”到“交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法坤;从媒介角度看童话的流变[D];暨南大学;2006年

2 赵o,

本文编号:18481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8481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d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