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新文学史框架中的白先勇
本文选题:白先勇 + 创作主体 ; 参考:《广东社会科学》2017年06期
【摘要】:作为创作主体的白先勇,他为汉语新文学提供了对放逐生命的孤独存在的本原性思考和融现代于传统的世界性实践的基本范式;作为行动主体的白先勇,他的具有文学批评性质的散文、和同仁创办的《现代文学》、还有对昆曲的传播和推广所做的努力等等都对汉语新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Abstract]:Bai Xianyong, as the subject of creation, provides the Chinese New Literature with the primitive thinking on the solitary existence of exile and the basic paradigm of integrating modern world practice into the traditional world. His prose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his colleagues' creation of Modern Literature, as well as his efforts to spread and popularize Kunqu Opera, have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Chinese new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南来作家为考察对象的百年内地与香港新文学关系史研究”(项目号16BZW16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彦;;论飞散视野下的白先勇“纽约客”创作[J];齐鲁学刊;2009年05期
2 许戈辉;;白先勇:一半是土 一半是水[J];全国新书目;2011年12期
3 李咏梅;;论白先勇的“文化中国”观[J];南方文坛;2013年04期
4 陈祖芬;;白先勇:为人生的文学,为文学的人生[J];青年文学家;2008年02期
5 ;白先勇的引力与功力[J];中文自修;1994年02期
6 韦春莺;无止境的追寻——白先勇同性恋小说悲剧主题解读[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黄宇晓;白先勇赴美前后的困境与突破[J];华文文学;2003年02期
8 黄发有;悲悯的摆渡——散文的白先勇[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02期
9 赵友龙;;日暮西山的艳曲悲歌——白先勇后期小说透视[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10 位娜;白先勇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悲剧命运简析[J];理论界;2005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早报记者 石剑峰;白先勇:为父亲做一个图像历史[N];东方早报;2012年
2 记者 李苑;近百学者聚京探讨白先勇的文学与文化实践[N];光明日报;2012年
3 刘俊;白先勇的意义[N];文艺报;2000年
4 章诒和;将军空老玉门关[N];南方周末;2012年
5 香港 金圣华;在舞台欣赏白先勇长篇小说《孽子》[N];文学报;2014年
6 记者 苏娅;“老尽少年心”[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7 陆建德;“种子已经播下”[N];中华读书报;2012年
8 崔子恩;寂寞不仅十七岁[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红欣;“流浪”与“回归”—中国现代“同性恋”作家的文本呈现[D];江南大学;2016年
2 林博学;“身份认同”理论视域下的海外华人流散文学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3 张海艳;论20世纪中后期台湾留美作家群创作中的美国形象[D];西南大学;2011年
4 邢琼;不一样的伊甸园[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48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848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