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的艰难坚守:新时期初期小说中的大学生形象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04 05:15
本文选题:新时期初期 + 大学生形象 ; 参考:《辽宁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文革”后,随着社会各领域拨乱反正工作的开展,文学界各项活动也渐渐回到正轨。一方面很多老作家重新执笔,另一方面文坛新秀突起,文学界新作不断涌现。新旧两代作家用自己的创作热情充实了文学界的人物画廊。伴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大学生逐渐成为被作家们关注的重要群体。“文革”后,以大学生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作品接连不断地出现,论文在阅读相关文本的基础上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对“大学生形象”展开研究。论文围绕《理想主义的艰难坚守:新时期初期小说中的大学生形象分析》为题,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主要对论文关键词进行概念界定,阐述相关论题的研究现状和论文的选题意义。正文主体分五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历史转型期大学生形象建构的时代语境”。人物活动的展开离不开时代环境的影响。“文革”后的中国社会处于剧烈转型期,当时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处于破旧立新的阶段。本部分着重从政治和文化语境两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当时转型中的中国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论文从“文革”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兴起,拨乱反正,高考制度的恢复,主体诉求等方面展开剖析。从对时代背景的深入解读出发,考察当时大学生群体的精神风貌及现实追求。第二部分重点分析“大学生形象的建构谱系”。主要内容为对新时期初期的大学生形象进行分类,从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以及现实生活角度出发,对每一类人物形象的特质进行分别分析。依照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及人物的不同特点将他们分为:挑战“极左”权威的思想先锋、拥护“极左”思潮的“红色”青年、突破传统伦理的前卫男女等三类。论文立足于从文本出发,解读人物性格特征及人物的思想内涵。第三部分从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展开分析,探讨大学生形象建构过程中,来自外部的力量如何制约他们对于理想主义的追求与坚守。主观意愿的努力与客观力量的制约之间的博弈更立体地塑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本章重点从大学生内在执著的坚守与外在力量的强力制约间的巨大冲突中揭示主要人物性格并解读人物思想内涵。第四部分主要探析“大学生理想主义建构的艺术考量”。从人物、结构、语言及创作主体特性等多方面对文本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从艺术表现角度分析转型期大学生形象的特质。第五部分深入阐释大学生形象分析的历史意义与价值。在对文本进行细致解读的基础上展开对大学生形象建构的意义与价值的探究。从形象建构的历时变化中梳理出文本内在的线索,从而得出结论。一方面,新时期前期的大学生形象是“五四”时期觉醒者、启蒙者形象的接续。“文革”后的知青、工人、高中生及技校学生等通过高考成为“大学生”,他们中的思想觉醒者成为时代理想主义信念的坚守者。个人世界观和价值观与强大外部力量的冲突对立让他们在实现理想主义追求的过程中举步维艰。这些启蒙者承受着自身“文革”专制时代遗留的思想重负,又面临着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重压。他们既要和专制权威保持对立,也要同自身的“文革”思维惯性作斗争,在多重考验下他们才逐渐成为坚定的理想主义守护者。这些大学生们坚守理想主义的目标在于完成启蒙的任务,实现民众的“被启蒙”及激发群众的自我启蒙意识,从而推动国家现代文明社会的建设进程。另一方面,新时代前期的“大学生形象”已经开始预示着80年代中期之后知识分子形象转型的前奏。一些大学生为了实现一己之私,不惜欺骗学校领导和恋人。一些人表面上宣扬真正的自由,实则秉持扭曲的婚恋观。后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放弃理想主义追求、丧失信仰的极端利己主义者和拜金主义崇拜者和这些形象有明显的承继关系。“文革”以来,知识分子形象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演变与发展。极端的利己主义者是市场经济下催生的负面形象。这种现状的改变当寄托于在复杂社会背景中依然坚守知识分子精神理念的理想主义者。在文学边缘化,知识分子精英地位被质疑的当前社会,如何让知识分子坚守独立思考立场,坚持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显得尤为重要。社会主义社会先进文化的建立需要坚守理想主义信念的人的积极参与。大学生理想主义形象的塑造让我们看到了新世纪文学健康发展的未来。
[Abstract]:On the other hand ,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eriod of political , economic , cultural and so on .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elf - enlightenment of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middle of the 1980s , the image of the intellectuals has begun to predi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middle of the 1980s .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is to accomplish the task of enlightenment , to realize the people ' s " enlightenment " and to inspire the self - enlightenment consciousness of the masses .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中山;;大学生的精神困境与追求——大学校园题材网络小说文本研究[J];语文建设;2014年20期
2 颜敏;;论新世纪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3 颜敏;;惶惑·疏离·批判——近二十年知识分子形象谱系论[J];文艺争鸣;2012年12期
4 刘奎;;巨流河:20世纪知识分子的心灵史[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10期
5 孙谦;;“知识分子”该如何镜像自我——转型期中国知识分子小说的叙事伦理考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04期
6 吴延生;;现代文化视阈中的新时期初大学校园小说——以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夏》、《女大学生宿舍》为例[J];名作欣赏;2010年30期
7 陈舒R,
本文编号:1976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976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