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开端”和“起源”的《故乡》
本文选题:《故乡》 + 开端 ; 参考:《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摘要】:立足于"启蒙"和"革命"视野,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理所当然被置于革命/启蒙话语的"开端"位置,被赋予反封建和改造国民性的"起源"意义。但如果从中国现代性的"乡愁"视野看出去,则小说《故乡》无疑处在另一个"开端"的位置,具有不同的"起源"意义:一方面"故乡"演变为现代中国"个体"与"共同体"的意义源头,另一方面乡愁书写则成为现代中国主体建构与自我认同的重要途径。小说在内容与形式两个层面凸显了主体的建构与认同困境,同时通过神异的海边图画揭示出"希望"的源泉,促使我们重新思考鲁迅文学中的"希望/绝望"主题。
[Abstract]:Based on the vision of "enlightenment" and "revolution", Lu Xun's Diary of Mad Man and the True Story of Ah Q are naturally placed in the position of "beginning" of the discourse of revolution / enlightenment, and are endowed with the meaning of "origin" of anti-feudalism and transformation of national character. But if we look at the "homesickness" of Chinese modernity, the novel "hometown" is undoubtedly in another position of "beginning". On the one hand, "hometown" has evolved into the meaning source of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 in modern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homesickness writ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self-identification of modern Chinese subjects. At the level of content and form, the novel highlights the dilemma of subject construction and identity, and reveals the source of "hope" through the seaside pictures of different gods, which urges us to rethink the theme of "hope / despair" in Lu Xun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乡愁书写与认同建构研究”(GD13XZW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乡愁认同建构研究”(14YJA751017)
【分类号】:I21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p(悐US子;;日本中学国语课本里的《故乡》[J];鲁迅研究月刊;2015年11期
2 董炳月;;日本的阿Q与其革命乌托邦——新岛淳良的鲁迅阐释与社会实践[J];鲁迅研究月刊;2015年04期
3 王宇;;知识分子与乡村及乡村女性——以“五四”时期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的报告和鲁迅小说为例[J];学术月刊;2014年07期
4 藤井省三;林敏洁;;松本清张的初期小说《父系之手指》与鲁迅作品《故乡》——从贫困者“弃”乡的“私小说”到推理小说的展开[J];鲁迅研究月刊;2014年03期
5 汪晖;;鲁迅文学的诞生——读《〈呐喊〉自序》[J];现代中文学刊;2012年06期
6 全炯俊;李大可;;鲁迅与作为近代体验的故乡丧失[J];上海鲁迅研究;2012年03期
7 丸山f;靳丛林;李光泽;李明晖;;鲁迅(二)——他的文学与革命[J];上海鲁迅研究;2012年03期
8 程光炜;;小说的读法——莫言的《白狗秋千架》[J];文艺争鸣;2012年08期
9 张丽华;;从“故事”到“小说”:作为文类寓言的《怀旧》[J];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09期
10 张慧瑜;;异乡人与“少年故乡”的位置——对鲁迅《故乡》的重读[J];粤海风;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佳都;;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中的人物形象意义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7期
2 卢建红;;作为“开端”和“起源”的《故乡》[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3 姚敏勇;;“小事”何以不小——兼说请《一件小事》重返语文教材[J];名作欣赏;2017年13期
4 周蕾;;莫言在1985:“高密东北乡”诞生考[J];小说评论;2017年02期
5 王瑶;;从“反抗绝望”到“向下超越”——汪晖鲁迅研究述略[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6 杜克洁;;叙事的张力与文本的深意——再解读莫言《白狗秋千架》[J];菏泽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7 裴争;;“余文本”的叙事功能与结构意义——《狂人日记》的文言段落解读[J];枣庄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8 樊诗颖;;鲁迅创作中的英雄之声[J];上海鲁迅研究;2016年03期
9 姚天一;;鲁迅《在酒楼上》与《孤独者》中的“酒神精神”[J];文教资料;2016年35期
10 刘洪强;;《白狗秋千架》的原型为《犬奸》考释——兼论《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之来源[J];蒲松龄研究;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松;;村上春树“故事”的临界点——论《地下》和《在约定的场所:地下2》[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4年04期
2 董炳月;;井上厦的“反鲁迅”——《上海月亮》的喜剧艺术与意义结构[J];鲁迅研究月刊;2014年07期
3 藤井省三;董炳月;;村上春树《1Q84》中《阿Q正传》的亡灵们[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4 袁红涛;;绅权与中国乡土社会:鲁迅《离婚》的一种解读[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5 程光炜;;《塔,
本文编号:2020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020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