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建阳刊嵌图本《水浒传》四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8 20:09

  本文选题:水浒传 + 刘兴我本 ; 参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17年02期


【摘要】:建阳刊嵌图本《水浒传》四种分别为刘兴我刊本、藜光堂刊本、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对这四种本子进行细致的校勘,得出以下结论:一、这四种本子属于同一系统;二、四本根据插图与插图标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组:刘兴我本与藜光堂本、慕尼黑本与李渔序本;三、四本中刘兴我本与藜光堂本、刘兴我本与慕尼黑本有直接渊源关系;四、通过同词脱文得出这四种本子的刊刻顺序,刘兴我本早于藜光堂本、慕尼黑本早于李渔序本;五、刘兴我本文字胜于藜光堂本文字,藜光堂本文字稍胜于慕尼黑本文字,慕尼黑本文字胜于李渔序本文字。
[Abstract]:Jianyang magazine block picture book, "Water margin" four kinds are Liu Xing I, Quinoa Guang Tang, Munich, Li Yu-preface. The four kinds of books are carefully collated, an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first, the four books belong to the same system; second, four book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urposes of illustrations and inserting icons: Liu Xing I Ben and Quiguang Tong Ben, Munich book and Li Yu preface book; in three, four books, Liu Xing I and Quiguang Tang Ben, Liu Xing I have 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Munich original; fourth, through the same word, we can get the order of publishing of these four kinds of books. Liu Xing I am earlier than Libuguang Tong. Munich is earlier than Li Yu-preface; fifthly, Liu Xing I is better than Quiguantang, Quiguangtang is a little better than Munich, Munich is better than Li Yu-preface.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2016年福建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建阳书坊刊本《水浒传》整理)的资助
【分类号】:I207.4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卫华;论李渔小说的媚俗追求[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李小红;李渔论戏剧的舞台性[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3 李敬科;;“享乐自适”——李渔休闲思想漫谈[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陈蓉;;李渔的生平与创作[J];大众文艺;2011年09期

5 谢柏良;李渔与二姬[J];当代戏剧;1985年08期

6 徐保卫;幻灭和希望——前创作时期的李渔[J];艺术百家;1993年04期

7 沈新林;李渔家室考[J];明清小说研究;1996年02期

8 钟明奇;;论李渔红颜薄命的情爱思想[J];文史知识;2007年09期

9 张成全;;从来拜神拜佛都是自拜其心——李渔的鬼神运命观[J];文史知识;2008年08期

10 李芳;;李渔:乱世中求快活[J];学习博览;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岳毅平;;李渔的园林美学思想探析[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2 杜书瀛;;美与媚:李渔论人体美[A];东方丛刊(1996年第3辑 总第十七辑)[C];1996年

3 罗光荣;;旅行与人生[A];宜春社会科学——社科普及之窗专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中心 钟明奇;李渔诗的实录精神[N];光明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叶辉 严红枫;400年李渔“热”了4次[N];光明日报;2011年

3 夏烈 郭梅;关于“李渔”的赞和弹[N];中国邮政报;2004年

4 兰溪市委常委 宣传部长 刘成芝;李渔文化的现代性及其现实意义[N];金华日报;2011年

5 楼含松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教授;像李渔那样日常生活[N];南方周末;2010年

6 辰君;李渔的“闲情”[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郭锐;李渔:中国古代的一位小资[N];中华读书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叶辉 严红枫;誉满天下 谤满天下[N];光明日报;2011年

9 李小兰;用物闳 取情多[N];湖北日报;2010年

10 陈定家;《李渔美学心解》评介[N];文艺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郑雷;李渔年谱考叙·初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赵海霞;李渔文化活动及观念考论[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骆兵;李渔的通俗文学理论与创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高源;李渔的整体戏剧观念及其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蔡东民;李渔戏曲编剧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小婷;李渔婚恋小说戏曲叙事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邱文昱;论李渔小说的艺术特征及其理论渊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3 赵谦;李渔“结构论”考论[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家宝;宋元戏曲结构之“主脑”研究[D];中国戏曲学院;2015年

5 李娅;李渔拟话本小说中“异”色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6 孙兴香;李渔世俗美学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洪涛;李渔的家居美学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安平;成熟到奢侈 精致到唯美——李渔文化人格略论[D];吉林大学;2004年

9 潘丹芬;试论李渔的观众理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海敏;试论李渔的文化产业思想[D];扬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08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108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0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