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喻”的日常化趣味及思想史意义——《二程遗书》的一种文学解读
[Abstract]:The second sequel is a famous philosophical work, but if it is interpreted from a literary point of view, it will not only discover new literary tastes. It can also open up a new space for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ought. The literary interest of "the second Life Book" is embodied in "Tao Yu", that is to say, the metaphysics is explained by means of metaphor. In particular, the classics of the pre-Qin period, such as Mencius, Lao, Zhuang, are the main origins of the second stage of Tao Yu. The expressions of some "Tao Yu" in the second stage are different from the daily interest of the previous philosophical works. They are shown as follows: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story, the sense of substitution of the situation, and the induction of life. This kind of daily "Tao Yu", which is quite common in the quotations of Neo-Confucianism, reveals a great new change in the philosophical methodology of the Song Dynasty: establishing metaphysical value for daily life. This is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ought carried by the two-way Tao Yu. This new change of philosophical methodology is also reflected in Su Shi's poems and essays, which is expressed as "rational interest". " The echo of "rational interest" and "Tao Yu" confirms the deep connec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唐宋转型视野下的散文演变研究”(14CZW02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文献集成”(14ZDB066)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葛晓音;论苏轼诗文中的理趣——兼论苏轼推重陶王韦柳的原因[J];学术月刊;199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琰;;“道喻”的日常化趣味及思想史意义——《二程遗书》的一种文学解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2 高云鹏;;“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苏轼“趣”论研究[J];中国苏轼研究;2016年02期
3 荆楠;;从“吾生本无待”到“思我无所思”——苏轼理趣诗一解[J];东岳论丛;2015年07期
4 郑伟;;“诗文道流”说的人文意蕴与儒学文论史价值[J];文学评论;2014年02期
5 谢琰;;讽物、观理与宋诗的“理趣”[J];文学评论丛刊;2012年01期
6 曹胜高;;“理感”说与中古诗学的突破[J];文史哲;2012年02期
7 _5文利;;魏了翁的文学与理学之关系[J];蜀学;2011年00期
8 韩经太;;宋诗学阐释与唐诗艺术精神[J];文学遗产;2011年02期
9 张银芝;袁月;;论宋诗中的理趣[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10 曾秀芳;;贯穿苏轼诗文词的理趣之美[J];飞天;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方鹿;“国际二程学术研讨会”简述[J];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03期
2 郭立珍;试论二程“诚”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彭耀光;;近百年来二程哲学思想异同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7年06期
4 杨建祥;;二程“熟仁”之辨[J];中州学刊;2013年01期
5 朱永新;二程心理思想研究[J];心理学报;1982年04期
6 徐远和;略论二程的泛神论[J];中州学刊;1983年06期
7 梅溪;论二程的“道”范畴——兼论二程哲学体系结构特征[J];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04期
8 李敏辞;《二程语录》的文献史料价值[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2期
9 克捷博格;王志春;;佛教与二程思想的发源[J];国际汉学;2005年01期
10 孙林泽;;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开发“二程”讲学的文化资源[J];娘子关;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徐洪兴;;“序”“和”相须——二程论“仁”和“礼乐”[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2 徐洪兴;;二程论“仁”和“礼乐”[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方旭东;;经典诠释中的互渗——诠释学视野中的二程“穷理”说[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4 程有为;;二程洛学与朱熹闽学[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谭德兴;;试论程颢程颐的《诗》学思想[A];诗经研究丛刊(第六辑)[C];2004年
6 周建华;;武夷理学对南赣理学的反哺[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通讯员 周从乐;二程财政所为新农村建设办实事[N];黄冈日报;2007年
2 高有鹏;二程的诞生[N];中华读书报;2013年
3 上海华安集装箱储运有限公司 陈勇平;我该如何向二程船公司付运费[N];国际商报;2001年
4 记者 陈艳;提升办学水平 办成一流名校[N];黄冈日报;2009年
5 高秀昌;二程洛学与朱熹闽学[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鹏英;二程理学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黄锦君;二程语录语法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申绪璐;两宋之际道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张金兰;关洛学派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谢寒枫;程颢哲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智群;二程“诚”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白红;二程文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宁向乐;二程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雅静;二程审美工夫论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王阔;二程《诗经》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6 李沙沙;论程颐在朱熹中和新旧说转变中的作用[D];兰州大学;2016年
7 刘和超;二程理学境界观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5年
8 穆化朋;二程道学与佛学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9 张亚丹;戴震的理欲观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10 耿一鸣;程颢政治思想研究[D];深圳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152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152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