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影像化叙事的双向表征
本文关键词: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影像化叙事的双向表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07年8月 理论学刊 Aug.2007
第8期 总第162期 TheoryJournal No.8Ser.No.162
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影像化叙事的双向表征
梁振华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 在媒介变迁的历史语境下,影视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整体风貌和存在形态构成了强大冲击。影像化叙事,作为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影像化生存最显著的文本表现形态,呈现出双重价值趋向和文化表征:一是通过借鉴影像思维,促进传统文学文体形式之革新;二是对影像符号资本与市场逻辑的趋附,导致小说文体的蚀伤或者异化。
关键词 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影像化叙事;革新;异化
中图分类号 I20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3909(2007)08-0119-05
一
在许多文化学者看来,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小说
与影视艺术之间的抗衡,直接体现为精英品位与世俗格调、深度模式与平面效应、灵智追求与感官消遣的二元对立。应当说,这种单向度的道德主义评判,主要还是基于传统的精英文化立场。另一种观点则普遍认为:影视时代的到来,在更大程度上是 消费文化 催生的结果,其本身也与后工业化社会的发展进程同步。毋庸置疑,体现了现代工业文明而又纳入市场经济体系的电影与电视,正是消费文化时代 文化商品 的杰出代言,从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视角出发,当代文艺的某些审美特质的确可以得到有效的观照和阐释。但是,这并不足以涵括影视艺术与传统文学强弱态势分明的根源。一方面,就当下的文化情境而言,如果 文学 对我们来说依然停留于一个含混的整体性概念的话,那么,由于大量通俗文学、畅销文学作品的策划和投产,文学显现出来的旺盛市场活力和显著消费特征并不见得逊色于影视;另一方面,商业主义和消费主义话语固然对文学艺术的传统形态构成了挑战,但它所带来的也并非全都是负面影响,至少,它提供了新的感知世界的方式、新的价值理念和审美取向,也创造了新的文化传播和接受的形态。所以说,关于影视与文学的强弱分野,有相当一部分阐释是失之偏颇的。要从客观的立场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层探究,媒介自身演变的历史轨迹是一个尤其重要的视角。
从媒介自身变迁的视角出发,有助于更为深入
地剖析文学/小说创作的影像化生存图景以及影像化叙事倾向,也敞开了进一步理解时代文化语境下文学与影视之间互动关联的可能。有目共睹的是,在世纪转折时期波涛汹涌的电子文化浪潮中,随着动态的影像不断取代静态的文字和影视持续吞噬文学的生存空间,文字文化/文学绵延数千年的 黄金年代 已一去不复返。在以影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的挤压下,文学正走向 衰亡 就文化生产的空间领域而言, 它已经不再是一种占支配地位的表征手段 ; 就人类的精神需要而言,在它的乌托邦激情被自我解构以后,它已经不再构成叙事的主要方面 。所以,我们看到了, 20世纪30年代以来文学大师的寥若晨星,文学受众向电影、报纸、电视、网络的大规模转移,精英文学向大众文学及其所代表的市场经济原则的投降,这些事实正是已经沦为废墟的文学的症候 。从创作主体的角度看,世纪之交越来越多的中国小说作家显现出了对影像文化的热情,他们开始大规模、集群化地介入影视创作,甚至在小说创作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影像艺术的影响、展露出影像化叙事的冲动。从文本的角度看,一方面,影像化叙事对现代文学尤其是小说的叙事风格和文体特征造成了深刻影响,大量文学文本体现的现代性就渗透着鲜明的电影化想象,如蒙太奇观念、空间造型思维等;另一方面,为了远离影视文化的 阴影 ,许多标榜 精英化 、 高雅化 的文学文本刻意排斥影视所擅长的再现手段,以挑战文学常规的语言革命、叙事革命来彰显文学的珍稀价值和写作者的先锋姿态。从受众反应和影响力的角
[1]
本文关键词: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影像化叙事的双向表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9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29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