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商山四皓本事及接受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24 16:17
【摘要】:商山四皓避秦乱而隐商山,汉初出山辅佐高祖刘邦之子刘盈稳固太子之位,功成后复隐林泉,其出处行止、高洁品行及银须皓首为后人世代讽咏品评。近年来四皓研究逐渐升温,从附庸于其他论题中独立出来,论及四皓仕与隐的原委,四皓题材的诗歌、绘画、碑刻作品,地方文化建设等方面。补足并考证相关文献,加强宏观与微观考察的结合,梳理四皓文化形象全貌及其演变历史,揭示四皓文化价值与时代意义,考索四皓精神的传播与接受等,这将有助于全面、系统、深入地掌握四皓文化内涵,同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本文主要分四个章节进行具体论述。第一章,主要考索史传中的商山四皓。通过较全面的爬梳史料,厘清“四皓”之称最早出于汉末扬雄,并成为其主流的称谓;四人名号中角里、东园公有他称;绮里季、夏黄公有断句之争;东园公当姓庾姓唐,绮里季当姓吴名实字子景;并考察以“四皓”为名的其他人物事迹。利用多重证据考索“商山四皓”辅翼太子本事,分析四皓“拒邦助盈”之原因在于天下人心之所向,结果刘盈储位得保,天下未乱,四皓功成身退,赢得生前身后名,由此刻画出四皓高贤、隐逸、仙寿的原始形象;而四皓数次归隐商山,其隐地也随时代变迁而增异之说,成为中国隐逸与隐士文化的典型例证。第二章,主要考索四皓文化形象的演变历程,围绕四皓高贤、智谋形象的塑造与反思,四皓隐逸与仙寿形象等展开。四皓文化形象历经魏晋南北朝时期而逐渐跳脱出“张良计”,唐五代强调“知时”、“忠主”,多发借古抒怀言志之语,或以四皓自比或怀四皓心态,宋金时四皓真伪与其道德高下的质疑日盛,推动了四皓道德事功形象的深化,至元明清在事功批判重新抬头至深刻反思的评判色调下,完成了从“政坛”到“神坛”的形象转型;在人格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取舍中,四皓的隐逸形象凝化为士人政治理想、人生价值与道德操守的圆融的另一支核心力量;而四皓升仙及长寿形象不断被重构书写,史书中诸多以四皓为名的人物及事迹等,则使得尊贤崇老成为中国文化中无法拂去的情结。第三章,主要讨论商山四皓的艺术接受。具体讨论诗歌中“四皓诗”的创作及其宏观特征,历代四皓诗的分类及主题迁移,唐代题庙诗与白居易集团唱和“四皓诗”,宋代饱含强烈时代感的诗与形象鲜明的词,以及元明清“四皓诗”中的题画主题,都体现出“四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话本、戏曲、小说中引用“四皓”展现出浓郁的传“奇”色彩,绘画、雕塑、碑刻、建筑中四皓形象比比皆是,且已经固化成为一种贤者之文化符号,四皓长寿、仙人形象突出,并与市民文化结合,成为教化民风的重要载体,还将仙风道骨的历史文化符号烙上传奇的色彩,从思想内涵及题材表现上,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第四章,探索四皓文化的域外传播接受,主要介绍并探讨四皓文化在古代日本、韩国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史志、文论等围绕四皓辅佐太子、稳固汉廷的事功,“真假”四皓与“张良计”等展开,四皓题材散见于诗歌、话本、绘画、建筑等多领域,涵盖四皓文化内核的高贤、隐逸、仙寿等层面。走出国门的四皓文化不亚于其在中国本土的流播,且逐渐内化成为日本、韩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皓文化在日本、韩国的传播与发展,正是“中国文学经典海外传播”的典型例证,中国文化对日本、韩国文化的影响与塑造,对于认识古代汉文化圈中中国文化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总之这是对商山四皓本事及接受的一次尝试性思考,在留存资料匮乏且散佚的状况下,在相关研究有待系统化、深入化的研究现状下,力求能为商山四皓及四皓文化建构一个较为合理的体系,从而较客观准确地把握四皓文化的价值,延长四皓研究的学术生命。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卫民;;“商山四皓”文化学术研讨会纪要[J];史学月刊;2013年11期

2 王子玮;;陕西商洛四皓墓旅游资源的开发[J];运城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王子今;;“四皓”故事与道家的关系[J];人文杂志;2012年02期

4 卢燕新;;白居易与洛阳“七老会”及“九老会”考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邵书峰;;尚义贵柔 追名逐利——论张良的人生价值观[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蒋波;;汉代的“招隐士”[J];秦汉研究;2011年00期

7 张再林;;白居易对商山四皓的咏叹[J];阅读与写作;2011年04期

8 刘翠;刘石;;“四皓”、“南山”与陶渊明[J];文艺研究;2010年11期

9 王英全;;商山四皓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蒋波;朱战威;;商山四皓汉初事迹述论[J];商洛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蒋波;秦汉时期的隐逸现象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2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艳艳;张良故事研究三题[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2 吴yN;湖北诸葛亮传说的生成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朱伟利;黄帝神话在新密的流传及其民俗文化[D];河南大学;2010年

4 焦磊;关羽神圣化过程的历史考察[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46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446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a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