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明遗民历史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15:17

  本文关键词:明遗民历史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明遗民戏曲家及其历史剧作品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本文对明遗民戏曲家生平及其历史剧创作情况进行整理,将明遗民历史剧作为一个整体展开较为全面的探讨,分析其文学价值,进而对明遗民历史剧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贡献做出客观评价。论文除绪论、结语和附录外,分四章展开论述,具体如下:绪论,概括明遗民历史剧研究现状,列出本文研究方法及其意义所在。第一章,明遗民戏曲家与历史剧。对遗民、历史剧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对明遗民生平概况及时代背景进行审视,了解明遗民历史剧衍生的外部因素。第二章,明遗民历史剧概况。梳理明遗民现存历史剧剧目,分析其文本形态。在此基础上,用实录式和写意式这两种历史剧常见的处理史料方式对明遗民历史剧进行分类讨论。通过对比作品情节与史料、分析作品创作背景,直观展现明遗民历史剧叙事的虚实倾向,以及这种倾向带来作品风格和情感上的差异。第三章,明遗民历史剧中的曲家心态。延伸前一章对明遗民历史剧情感维度的分析,结合明遗民戏曲创作“自况”和“颂节”两个现实功用,深入探究明遗民戏曲家在特殊历史时空中的心灵活动,立体地观照明遗民历史剧作品。第四章,明遗民历史剧文化意蕴,以明遗民历史剧中的两个突出现象为视角去分析明遗民历史剧的文化内涵,总结其在艺术思想上的审美价值。结语,简单归纳全文主要观点。附录,对明遗民戏曲家生平概况进行梳理。
【关键词】:明遗民 历史剧 曲家心态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3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4
  • 第一章 明遗民戏曲家与历史剧14-27
  • 第一节 概念界定14-21
  • 一、遗民14-15
  • 二、历史剧15-21
  • 三、明遗民历史剧21
  • 第二节 明清易代与明遗民历史剧21-27
  • 一、明遗民历史剧衍生的时代背景22-23
  • 二、明遗民戏曲家及其创作概况23-27
  • 第二章 明遗民历史剧概况27-62
  • 第一节 明遗民历史剧创作概况27-36
  • 一、丰富多彩的本事28-29
  • 二、自由灵动的体制29-32
  • 三、精炼严谨的结构32-34
  • 四、高超的语言艺术34-36
  • 第二节 明遗民历史剧撷史维度36-62
  • 一、实录式:本于载册,班班可考37-50
  • 二、写意式:事有所本,损益缘饰50-62
  • 第三章 明遗民历史剧中的曲家心态62-82
  • 第一节 自况:我亦江边憔悴人62-75
  • 一、悲痛62-65
  • 二、反省65-68
  • 三、发愤68-71
  • 四、逞才71-73
  • 五、控诉73-75
  • 第二节 颂节:褒忠抑奸扬贞烈75-82
  • 一、褒忠义75-79
  • 二、扬贞烈79-81
  • 三、去功利81-82
  • 第四章 明遗民历史剧文化意蕴82-91
  • 第一节 殉:义高便觉生堪舍82-86
  • 一、悲剧性生命体验的爆发83-84
  • 二、“家国同构”政治思想的内化84-86
  • 第二节 归:诺大乾坤无处往86-91
  • 一、故国无路,桃源难期86-88
  • 二、宗教:灵魂最后的栖息地88-91
  • 结语91-93
  • 参考文献93-96
  • 附录96-116
  • 致谢116-11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117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合林;元杂剧历史剧浅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亚萍;元明清历史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明遗民历史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40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640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e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