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沈从文的人性论文学观
发布时间:2017-03-27 14:10
本文关键词:论沈从文的人性论文学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之一,他受到西方文学,中国文学,地域文化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自己独特的人性论文学观,对文学理论的发展和文学的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沈从文以独特的人性视角阐释了人生的价值和追求,并时刻以人道主义的脉脉温情关注人生。同时,他的人性论主张在其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充分证明。他的人性论主张超越了地域界限,使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其人性论文学观的现代性特质也极具现实意义。虽然,学术界对于沈从文的人性论研究已经比较完备,但是,这些研究还欠缺系统的整合和进一步的完善。本文试图从宏观角度出发,对其人性论文学观进行具体阐述和分析。 文章共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导论、正文、结语。导论的主要内容是:概括关于沈从文人性论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其现状,论述选题的价值和本文的观点、创新点以1及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正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章,沈从文文学观中的人性内涵。沈从文的文学观中的人性内涵是理性和情感并存的。沈从文用理性为人生作说明,用情感给予人生脉脉温情,并且执着于追求完美的人生形式。第一节,为人性作说明是沈从文人性论文学观中重要的理论视角。它包含了自然人性、异化的人性、理想的人性三方面内容。他欣赏具有自主性的人生形式,鞭挞和嘲讽都市中变态的灵魂和异化的人性,执着追求完美的人生形式。第二节,创作有情论是伟大的人道主义情怀在沈从文文学观中的体现。他一方面表达了对于湘西人民艰辛生活的悲悯情怀,同时也敏锐地发现了这些人灵魂中的蒙昧因素,以此表现出了对人类未来的极大担忧。 第二章,人性论文学观在其小说中的表现。第一节,对自然人性的赞美与挽留表现了沈从文对于自主人生的欣赏和对人性出现异化的无奈,表达了他致力于为人生作一份合理说明的文学主张。第二节,对于完美人性的理想诉求。它表现了沈从文人生形式的终极追求和对生命的执着信仰。第三节,对底层人生的悲悯与隐忧表现了沈从文对底层人物艰辛生活的悲悯,同时他们对于自身生命意识的不自知状态又引起了沈从文无言的哀戚和深深的担忧。沈从文的脉脉温情表现出了伟大的人道主义情怀,,践行了自己创作有情论的文学观。 第三章,人性论文学观形成的原因。第一节是时代背景原因。主要表现在五四文化运动中“文学是人学”的主张为沈从文的文学观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来源。第二节是个人经历的原因。沈从文家庭及自身地位的变故,从小对自然的痴迷与热爱,军旅生活的孤独与的亲历这三方面原因使沈从文具备了敏感的内心世界,细腻的情感和对人性的深刻了解。第三节是地域文化的影响。一方面,湘西文化中道家生命哲学观影响了沈从文的自然人性观和生死观。另一方面,楚文化的浪漫诡谲使沈从文对于生命的存在有更多的想象和思考,也使沈从文对于抽象多了份偏执。 第四章,对沈从文人性论追求的评价。第一节是沈从文的人性论具有现代性特质。一方面表现在对于现代文明的理性反思,另一方面表现在主体意识的集中体现。这两者共同构成了现代性的重要内容。第二节是沈从文人性论文学观的局限性即对于绝对自由的追求和对于经验主义的过分看重,这限制了对人性论内容的宏观把握,削弱了人性论的现实意义。这对文学的创作和理论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最后,结语部分是对沈2从文人性论内容和意义的整体概括和总结评价。
【关键词】:沈从文 小说 人性视角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导论10-13
- 第一章 沈从文文学观中的人性内涵13-24
- 第一节 为人性作说明13-20
- 一、 自然人性13-15
- 二、 异化人性15-17
- 三、 理想人性17-20
- 第二节 创作有情论20-24
- 一、 对底层人生的爱与同情20-21
- 二、 对生命麻木状态的悲悯与哀戚21-24
- 第二章 人性论文学观在小说中的表现24-32
- 第一节 对自然人性的赞美与挽留24-26
- 第二节 对完美人性的理想诉求26-29
- 第三节 对底层人生的悲悯与隐忧29-32
- 第三章 人性论文学观形成的原因32-39
- 第一节 时代背景原因32-33
- 第二节 个人经历33-36
- 第三节 地域文化的影响36-39
- 第四章 沈从文人性论追求的评价39-45
- 第一节 人性论的现代性特质39-43
- 一、 对现代文明的理性反思39-40
- 二、 主体意识的集中体现40-43
- 第二节 人性论的局限性43-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9-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洪涛;沈从文小说中的苗汉族形象及其背景──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一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周斌;;租界语境下对沈从文“民族认同”的解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凌宇;;沈从文小说的倾向性和艺术特色[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03期
4 凌宇;沈从文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02期
5 刘永泰;人性的贫困和简陋——重读沈从文[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02期
本文关键词:论沈从文的人性论文学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5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70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