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三言”言情题材故事人物心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5 11:51
【摘要】:明朝末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趣味、文化追求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文学领域,叙事类的作品尤其小说和戏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拟话本方面,以冯梦龙编辑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为代表,贡献卓著。“三言”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描写男女婚姻爱情,在人物心理刻画方面尤为突出,论文以此类文本作为切入点,结合弗洛伊德“本我”理论及潜意识理论,重点研究冯梦龙情教思想在人物心理塑造中的反映及影响。第一章重点研究冯梦龙情教思想的形成背景。冯梦龙由此提出了自己的情教论,即在“理”的框架内寻求“情”,同时应遵循特定的度和原则,本文涉及的男女之间的“情”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本我”、“性本能”理论有一定的相似性。第二章重点探讨情教思想在“三言”写情题材中人物心理塑造方面的反映,首先,以《宿香亭张浩遇莺莺》文本为例,将其与宋时故事原型作对比,重点分析在情节安排及人物塑造等方面增入的大量心理描写,归纳冯氏情教思想的“情之度”要求,即“发乎情”,更要“止乎礼义”。其次,选《庄子休鼓盆成大道》为例,分析田氏人物形象,并与古罗马民间小说《艾芬苏斯的寡妇》作对比,研究冯梦龙情教思想中的“情之真”问题。“情之度”与“情之真”均体现了冯氏情教思想教化之功用。第三章研究这类小说人物心理描写方法及其对小说作品的影响问题。主要分成四节作阐释。第一节,以文本中的直接人物心理描写为着眼点,归纳出人物心理描写四大特点,一是简短概括地勾勒;二是自言自语式的描绘:三是心理与感观相结合的描写;四是人物梦境的采用。由此见出冯氏继承前人的创作手法而又有新的创见。第二节,重点分析人物心理与人物命运的关系,归纳为二,一是“情”与“理”是决定人物命运的重要因素,通过典型人物的分析,体现冯氏“理为情之范”这一观点。二是不同人格形象导致不同的命运,利用心理学人格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解读相关人物形象的独立和顺从心理特征,阐释出冯氏理想化的人格形象,也是其情教思想的反映。第三节,着重分析人物心理对小说情节发展的影响,一是冯氏的心理描写对推动情节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二是在面对诱发焦虑心理的情况下,人物的心理防御机制对故事情节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即便是一些不起眼的细节,也可以体现出这一心理因素对情节的作用。第四节,重点研究人物梦境的作用。认为其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体现了情教观,力图达到劝诫、警示世人的目的。本文概括了“三言”言情类题材作品中心理描写技巧的种类,揭示出冯梦龙在人物心理描写方面的突破,充分证明了至少从冯梦龙开始,中国古典小说的人物性格形象已经由类型化向性格化转变,对后世小说的创作影响深远。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东,刘红梅;矛盾冲突中的左右逢源——浅论“三言”两性题材对矛盾的积极处理[J];滨州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2 闫秀平;“三言”对女性美的刻划与礼赞[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3 白艳玲;“三言”研究十年回顾(1990~1999)[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1年04期

4 韩希明,吕爱丽;试论“三言”中家庭文化生活的审美取向[J];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5 邱绍雄;试论“三言”中的商贾小说[J];云梦学刊;2001年06期

6 宋淑慧,李玉春;浅论“三言”的思想性[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年Z1期

7 程传荣;论“三言”中的商人形象[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8 周广秀;论“三言”之梦[J];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04期

9 郭建花;从色彩意义的变化看“三言”古今同形复音词[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孙义梅;“三言”中商人形象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欢欣;;“三言”中的妓女形象探析[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段军;耿光华;;动静相和 道技相谐——论“三言”的叙事结构[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3 周均美;;从“三言”“二拍”看明代社会风尚及市民观念的变化[A];明史研究第7辑——谢国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桑林峰;“三言”改文风[N];光明日报;2013年

2 王先刚 张锋;“三言”措施搭建联系服务群众“连心桥”[N];毕节日报;2014年

3 乔修峰;美国学者谈冯梦龙“三言”翻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蔡家园;由“悟想”抵达自由[N];文艺报;2014年

5 ;晚明文学大众化的当代思考[N];解放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德福;《庄子》散文“三言”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果;“三言”性别话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炜;“三言”中商人的婚姻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美琳;“三言”中的儒家思想[D];渤海大学;2015年

3 朱红杰;“三言”中的欲望叙事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5年

4 刘力铭;“三言”言情题材故事人物心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5 王瑞雪;“三言”商人形象的文化解读[D];延边大学;2008年

6 钱娜;“三言”中知识男性之情欲心理[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勇强;“三言”与《十日谈》叙述艺术比较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金艳;论“三言”的教化色彩[D];内蒙古大学;2005年

9 洪娟;论“三言”中的商人、文人和妓女形象[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梁莉;论“三言”中的偶然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81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781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1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