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戏曲家许鸿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1 07:10
本文关键词:清代戏曲家许鸿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许鸿磐,字渐逵,号云峤,山东济宁人。著有《方舆考证》、《六观楼文存》、《六观楼诗存》、《六观楼北曲六种》等。本文参考了许鸿磐及其好友的诗文戏曲,又查阅了地方志等工具书,对其家世、生平和交游情况进行了考述,并对其戏曲作品《六观楼北曲六种》的本事、主旨和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许鸿磐的家世、生平、交游情况。通过查阅许鸿磐的诗文和相关地方志,寻找到其父母、兄弟、妻室等的相关信息,对许鸿磐的家世情况进行了补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许鸿磐诗文和相关地方志的研读,对其生平经历进行较为完整的梳理,并考证出其曾在寿州为官的经历;又结合许鸿磐及其好友的诗文集,着重论述了与其交游的文人戏曲家在文学创作上对他产生的影响,包括和朱凤森在戏曲上的交游,和凌廷堪、李兆元等人在方舆之学上的探讨等。第二章主要论述了许鸿磐《六观楼北曲六种》的本事及主旨。许鸿磐戏曲大多取材于史书,但又和史实有所出入。这些改动有利于许鸿磐更好地借戏曲宣扬忠君报国、孝义节烈、抨击奸恶小人的思想。《六观楼北曲六种》中《三钗梦》一种,却并非取材历史,而是依据《红楼梦》部分剧情创作,主要反映了人生如梦的主题。第三章着重论述了《六观楼北曲六种》的艺术特征。许鸿磐作为一位朴学家,习惯用考证的手法进行戏曲创作,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重视史之“识”的意识使其戏曲呈现浓厚的朴学色彩。许鸿磐的戏曲中还添加了神仙鬼神等因素,使其戏曲作品显现出朴学色彩与鬼神异象并存的特征。在人物形象上,许鸿磐笔下的男性形象大多是为君为官者,女性形象则有着较高的文学素养和政治军事才能,而共同之处在于有着男忠女烈的道德人格。许鸿磐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遵循着“以当行为本色”的原则,使人物有着“言如其人”的特点。许鸿磐虽言“仿元人百种”,然其戏曲作品的体制与元杂剧的体制并不一致。对于主要的男性角色,许鸿磐使用了“生”这一脚色,而非元杂剧惯用的“末”。且其戏曲作品未遵循每折由主要脚色演唱的形式,让次要脚色也参与演唱。在宫调曲牌的使用上,许鸿磐更多的是依据剧情发展而进行选择。
【关键词】:许鸿磐 戏曲 《六观楼北曲六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3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12
- 第一章 许鸿磐家世、生平和交游研究12-28
- 第一节 家世12-14
- 第二节 生平14-18
- 第三节 交游18-28
- 第二章 《六观楼北曲六种》的本事及主旨28-43
- 第一节 本事28-35
- 第二节 主旨35-43
- 第三章 《六观楼北曲六种》的艺术特征43-59
- 第一节 朴学色彩与鬼神异象并存43-48
- 第二节 “言如其人”的形象塑造48-53
- 第三节 对元杂剧体制的突破53-59
- 结语59-60
- 附录:许鸿磐年谱60-65
- 参考文献65-68
- 后记68
本文关键词:清代戏曲家许鸿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0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80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