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在历史情境中寻找唐诗真相——以贺知章《回乡偶书》、王维《酬张少府》等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22 16:05
  一、根据贺知章《回乡偶书》的写作背景,并考察汉语史上"相见"一词的意义,认为诗人是荣归故里,"儿童"是与他在正式场合行相见礼,诗中没有悲凉情绪,只有开心和满足。二、在王维《酬张少府》中,张少府可能并非王维的朋友,他问了王维很多问题,该诗是对这些问题逐一作答,诗中没有牢骚苦闷、消极避世的思想内容,而只有高冷,符合晚年王维"诗佛"的心态。三、结合李白、孟浩然、王维、刘长卿等人的诗歌,讨论"隐士"主题存在的悖论,认为真正的隐士不可能被人通过语言文字而了解。 

【文章来源】:中州大学学报. 2020年05期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千年不识好儿童:贺知章《回乡偶书》
二、我们是否懂王维:王维《酬张少府》
三、隐士出悖论:关于归隐的口是心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我的度化——略谈王维的《酬张少府》[J]. 唐国忠.  名作欣赏. 2007(17)
[2]“词不迫切而味甚长”——王维《酬张少府》赏析[J]. 张忠纲.  文史知识. 1994(12)



本文编号:2932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932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d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