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路遥研究的“多元化”特征与“无名化”状态
发布时间:2021-01-10 12:47
1990年代的路遥研究经常被研究者进行"无名化"的结论性定义,事实上,90年代的路遥研究表现出纷繁复杂的"多元化"特征。对90年代的路遥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其进行"无名化"的结论性定义,还需从"多元化"的研究现状出发,还原90年代路遥研究的面目,以此探问"多元化"的研究为何没能促进批评或研究的繁荣,反倒使其呈现出"无名化"的状态。
【文章来源】:百家评论. 2020,(05)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980年代路遥研究的强势影响
1990年代路遥研究的“向内转”
1990年代路遥研究的“系统化”特征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元阐释须以文本“自在性”为依据——张江与哈派姆关于文艺理论的对话[J]. 张江,哈派姆. 文艺争鸣. 2016(02)
[2]路遥文学人生风景的不同呈现——当代三部路遥传记评析[J]. 张雪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3]文学多元时代的批评策略[J]. 蔡梅娟.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12)
[4]“躲避崇高”与“二元对立”思维的消解——论王蒙在“人文精神”论争中的意义[J]. 王平. 青海社会科学. 2009(02)
[5]路遥研究述评[J]. 梁向阳.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6]文学写作的诸问题——为纪念路遥逝世十周年而作[J]. 李建军. 南方文坛. 2002(06)
[7]宏阔、深邃的历史意识──论路遥的创作追求[J]. 王春云.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1(02)
[8]路遥研究的新收获──宗元《路遥论》研讨会纪要[J]. 张丽丽.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1(01)
[9]个人奋斗者:独特的群像侧影——路遥小说研究(系列论文之三)[J]. 陈占彪. 甘肃社会科学. 2000(04)
[10]论路遥小说创作的心理机制[J]. 陈占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3)
本文编号:2968733
【文章来源】:百家评论. 2020,(05)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980年代路遥研究的强势影响
1990年代路遥研究的“向内转”
1990年代路遥研究的“系统化”特征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元阐释须以文本“自在性”为依据——张江与哈派姆关于文艺理论的对话[J]. 张江,哈派姆. 文艺争鸣. 2016(02)
[2]路遥文学人生风景的不同呈现——当代三部路遥传记评析[J]. 张雪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3]文学多元时代的批评策略[J]. 蔡梅娟.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12)
[4]“躲避崇高”与“二元对立”思维的消解——论王蒙在“人文精神”论争中的意义[J]. 王平. 青海社会科学. 2009(02)
[5]路遥研究述评[J]. 梁向阳.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6]文学写作的诸问题——为纪念路遥逝世十周年而作[J]. 李建军. 南方文坛. 2002(06)
[7]宏阔、深邃的历史意识──论路遥的创作追求[J]. 王春云.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1(02)
[8]路遥研究的新收获──宗元《路遥论》研讨会纪要[J]. 张丽丽.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1(01)
[9]个人奋斗者:独特的群像侧影——路遥小说研究(系列论文之三)[J]. 陈占彪. 甘肃社会科学. 2000(04)
[10]论路遥小说创作的心理机制[J]. 陈占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3)
本文编号:2968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968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