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清代中期赋话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17:11

  本文关键词:清代中期赋话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赋话是一种类似于诗话、词话的关于赋体文学的理论批评形态,其在论述形式上是“记事”与“评论”的结合,在论述内容上既有对赋家生平、作赋史料和赋坛轶闻的记载,又有对赋体源流、佳句名篇、作赋技巧和真伪疑误的论说。 赋话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漫长而久远,从汉魏六朝一直持续到晚清。在这一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清代中期(乾隆、嘉庆、道光年间)赋话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本文绪论的第一部分从赋话发展史的角度简要阐述清代中期赋话的两点理论意义:其一是它改变了清代中期赋话之前以“散论”为特点的论赋局面,,形成了论赋有专书、论赋成体系的论赋新局面,其二是它使得清代论赋的对象由古赋向律赋转变,从而突显了律赋的价值地位。清代中期赋话的这两点理论意义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结合这两点理论意义进行阐述的。绪论第二部分梳理了清代中期赋话的研究现状,阐述了这些研究的优点和不足,进而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赋话早在汉魏六朝时期就已经开始萌芽,之后便在粘附于其他文论资料的情况下不断发展,但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批评形态。清代中期赋话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赋话从此不再粘附于其他文论资料,而是以独立专著的形式呈现在文学批评之中,与诗话、词话等并立。清代中期赋话之所以能够独立于诗话、词话等文论资料而产生,是因为受到了当时官方意识形态以及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本文第一章第一节从历史背景着手,考察明清“辨体”思潮、清代官方重律意识以及乾嘉朴学对清代中期赋话的产生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以明辨清代中期赋话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第二节考察清代中期赋话在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的发展衍变状况,从而对清代中期赋话有一整体了解。 清代中期赋话对赋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论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赋学批评体系。尽管清代中期赋话各有自己的特点,在论述内容上也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在律赋的渊源流变、律赋的艺术风格、律赋的创作原则等问题的讨论上表现出了较为相近的观点。本文第二章对清代中期赋话进行文本分析,梳理众多赋话文本中有关以上问题的论述,以阐明清代中期赋话在这些理论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共同倾向。如对于律赋的流变问题,清代中期赋话大多认为律赋在渊源上祖述诗骚、在流变中承接骈体赋而来。对于律赋的风格,清代中期赋话最为推崇典则雅正的风格,但是也很欣赏阔大雄健、清丽自然的风格。对于律赋的创作,清代中期赋话不仅强调创新和情感的重要性,还对创作主体提出了要求,主张作赋者要博学修身,为赋体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赋话在历史上曾长期与诗话交织存在,诗话对赋话的批评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即赋话(清代中期赋话也不例外)在批评方式上带有明显的诗话色彩。清代帝王对于赋体文学的重视以及清代以考赋为主的士人选拔政策,对清代中期赋话的批评对象产生了重要影响,即清代中期赋话十分重视律赋(尤其是唐代律赋)。本文第三章从诗话、时代因素这两方面考察清代中期赋话,阐明清代中期赋话在这两方面影响下所表现出来的批评特色,即批评方式上的联句批评、以诗论赋的特色,以及批评对象上在各代赋中推尊唐赋、在各体赋中推重律赋的特色。 清代中期赋话在整个清代赋话中是最为繁盛的,本文第四章第一节从与清代前、后期赋话的比较中来阐述清代中期赋话的优点和历史影响与价值。相对于清代前、后期赋话而言,清代中期赋话在论赋的格局上更有规模、更成体系,在论赋内容上也更加全面而深入。清代中期赋话对于赋体文学具体而丰富的讨论,不仅促进了古代赋论的繁荣发展,而且也对当时和后世文人学者学赋、论赋产生了极大的帮助作用。尽管清代中期赋话有许多优点和贡献,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承袭他人著述、观点陈陈相因等,这些不足在第四章第二节中进行详细阐述。 结语部分对清代中期赋话进行总结,阐述其与政治相互影响、与诗话等文献相互依存,既促进古典赋论繁荣又暗示其终结的复杂性,进而明确这种复杂性使清代中期赋话具有了极大的阐释空间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清代中期赋话 律赋 批评特色 理论倾向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目录4-6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绪论11-17
  • 一、 清代中期赋话的理论意义11-13
  • 二、 清代中期赋话的研究现状13-17
  • 第一章 清代中期赋话概观17-25
  • 第一节 清代中期赋话产生的时代背景17-21
  • 一、 清代“辨体”思潮的影响17-19
  • 二、 帝王提倡与试赋取士政策的推动19-20
  • 三、 乾嘉朴学的熏染20-21
  • 第二节 清代中期赋话发展的历史脉络21-25
  • 一、 论述对象由清代之前赋作向清代赋作转变21-23
  • 二、 论述形式由兼有记事、考证、品评向以批评论说为主转变23-25
  • 第二章 清代中期赋话的主要理论观点25-49
  • 第一节 “祖诗骚,承骈体”的赋史观25-29
  • 一、 赋为古诗之流,骚为赋首25-27
  • 二、 古赋经骈体赋衍变为律赋27-29
  • 第二节 提倡“典雅、雄健、清丽”的艺术风格29-41
  • 一、 典则雅正30-34
  • 二、 阔大雄健34-38
  • 三、 清丽自然38-41
  • 第三节 “贵情,求新,重学养”的创作要求41-49
  • 一、 作赋以有情为贵41-43
  • 二、 作赋须自置地步43-45
  • 三、 作赋须博学修身45-49
  • 第三章 清代中期赋话的批评特色49-59
  • 第一节 批评方式上具有诗话色彩49-51
  • 一、 联句批评49-50
  • 二、 以诗论赋50-51
  • 第二节 批评对象上重视唐代律赋51-59
  • 一、 赋莫盛于唐:各代赋中推尊唐赋52-54
  • 二、 体莫重于律:各体赋中推重律赋54-57
  • 三、 尊唐重律:赋体意识、试赋政策、赋兼才学的共同结果57-59
  • 第四章 清代中期赋话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59-65
  • 第一节 清中期赋话的贡献与价值59-62
  • 第二节 清代中期赋话的不足62-65
  • 结语65-66
  • 参考文献66-71
  • 致谢71-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杭伦;清代赋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孙福轩;;清代赋学繁兴原因论[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何新文;;林联桂及其赋作赋话考论[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许结;论诗、赋话的粘附与分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张群;;一部对最早赋话的首次标点整理之作——评[清]浦铣著,何新文、路成文校证《历代赋话校证》[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何新文;赋话初探[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7 何新文;龚元秀;;论赋话的渊源及其演进[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何新文;彭安湘;;论《见星庐赋话》对清代律赋艺术的评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何新文;王园园;;新世纪十年:古代赋学研究的繁荣与趋向[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许结;历代赋集与赋学批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本文关键词:清代中期赋话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37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8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