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以来文学中的忏悔意识
本文关键词:论新时期以来文学中的忏悔意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忏悔意识”来源于基督教的“原罪”理论,西方文明在忏悔意识的指引下以上帝作为忏悔对象,通过灵魂洗涤达到对生命意义形而上的追寻。中国“忏悔意识”的出现受西方基督教精神影响,但并不是纯粹的舶来品。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内省”思想在吸收与借鉴西方忏悔意识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忏悔意识。西方忏悔文学的发展大致是沿着奥古斯丁式宗教忏悔、卢梭式世俗忏悔和托尔斯泰式人性忏悔三大忏悔方向,人道主义作为以人性和人道出发的伦理思想体系,与忏悔意识的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忏悔意识的产生是人道主义发展过程中人性升华的产物,人道主义的内涵影响着忏悔意识产生的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主张人性本善,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带有一种自律的内向性,在“性善论”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表现出的忏悔意识具有“自犯罪、自加罚、自忏悔、自解脱”的特征,“反躬自省”、“吾日三省吾身”的道德自律成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实现道德自我完善的重要方式。当代中国,历史的浩劫打断了人性的忏悔,政治话语的强势挤压使得人性书写成为文学禁区,忏悔意识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在苦难下,人精神所产生的扭曲与变异导致忏悔意识充满着非理性的愚昧与迷信,忏悔成为一种自我作践。随着文革的结束,中国文学开始进入新时期,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从不同层面忏悔“文革”之罪并反思“文革”中人性的堕落给历史带来的巨大灾难,人的忏悔以一种集体性的控诉展示出来。新时期以来,文学在经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后开始逐渐摆脱历史伤痕的束缚,以一种更广阔的视角来打量中国文学,文学的书写开始摆脱历史环境的影响,侧重对人性的深度挖掘。中国作家笔下的忏悔形象根据忏悔人物社会角色的不同分为四种类型:历史参与者灵魂自赎式忏悔、自我归罪者代赎式忏悔、平民无忏悔意识伦理式忏悔、复仇者灵魂救赎式忏悔,由于忏悔者社会角色的差异,其所表现出的忏悔形式也各不相同。中国文学中的忏悔意识历经浩劫发展到新时期,由世俗道德层面的伦理忏悔开始逐渐靠近带有罪感意识的人性忏悔,但中国正统文化在政治的过度挤压下从来就缺少成熟的忏悔意识,中国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借鉴及对西方忏悔意识的移植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文学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想要实现中国文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中国知识分子需要不断在反思中寻找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文化基因。
【关键词】:忏悔意识 内省 人道主义 宗教理论 罪感意识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2
- 第一章 忏悔意识形成的文化语境12-25
- 第一节 西方文化语境中忏悔意识的发展12-15
- 第二节 人道主义对忏悔意识发展的影响15-19
- 第三节 中国现实语境下文学忏悔意识的发展19-25
-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文学忏悔意识的表现形态25-38
- 第一节 历史参与者灵魂自赎式忏悔25-28
- 第二节 自我归罪者代赎式忏悔28-31
- 第三节 平民无忏悔意识伦理式忏悔31-34
- 第四节 复仇者灵魂救赎式忏悔34-38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文学忏悔意识的价值与存在问题38-48
-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文学忏悔意识的价值38-42
- 第二节 中国文学忏悔意识的发展问题42-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3
- 致谢53-54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学广;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文明[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赵玉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探析[J];东岳论丛;2003年05期
3 王国炎,汤忠钢;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戴洪才;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特征[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袁玲红,李力民;浅议中国传统文化的青春活力[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2期
6 韦杰,杨春光;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任晓霞,张小山;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社会中的体现[J];文史博览;2005年16期
8 孔阳;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反垄断观念[J];商业文化;2005年11期
9 孙久恩;;和谐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诠释[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10 黄丝雨;;截流的虚妄——对“五四新文化运动造成中国传统文化断裂”的驳斥[J];理论界;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抗生;;中国传统文化与全球化下的世界新秩序[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杜道明;;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A];东方丛刊(1992年第2辑 总第二辑)[C];1992年
3 王五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家的责任[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1:我国科技发展的文化基础[C];2007年
4 孙启泮;;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5 于东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管理思想[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6 王修智;;中国传统文化之官道[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任俊;;翟秋白与中国传统文化[A];瞿秋白研究论丛——纪念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65周年专集[C];2000年
8 刘德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A];炎黄子孙丛刊(1)——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文化建设[C];2001年
9 张岱年;;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缺[A];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C];2002年
10 季羡林;;为什么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A];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岳;中国传统文化救不了中国服饰厂商[N];中国经营报;2005年
2 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 王忠明;继承传统文化为企业发展所用[N];中国化工报;2007年
3 高新军邋本报记者 张昕;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徐松兰;传统文化产品须有品牌意识[N];深圳商报;2008年
5 鲁克俭;马克民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6 ;学界研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思想与价值取向[N];光明日报;2009年
7 康惠民 省政协委员,,西安铁路局工会主席;人民政协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中发挥更大作用[N];各界导报;2009年
8 石德照;李积庆: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化的痴情者[N];世界报;2009年
9 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朱军;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N];学习时报;2009年
10 西安石油大学 阎平;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标准[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志国;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D];山东大学;2007年
2 陈方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金忠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朱春鹰;中国传统文化“心”之思想解读[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陈胜;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法律与宗教[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朝晖;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组织创新能力的影响[D];广西大学;2008年
2 迟梅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3 夏明丽;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D];山东大学;2009年
4 王颖;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道[D];重庆大学;2010年
5 张本青;江泽民关于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6 丛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本经验[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罗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陈方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经验和教训[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朱美荣;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批判[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10 黎慧;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专业学生中的丢失与保护[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论新时期以来文学中的忏悔意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37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