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修辞与中国话语建构的实践和理论——读张浩文长篇小说《绝秦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9-29 23:38
<正>本土修辞,是本文自创术语,特指以塑造民族、地域的审美文化形象,彰显其价值和特色等为目标的本土话语建构行为。本土修辞以言说主体对修辞话语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深刻体认为基础和前提,以本土修辞资源的充分发掘利用为条件和动力,以修辞策略的不断守正
【文章来源】:文艺评论. 2020,(04)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绝秦书》的语言材料选用与附加语义的凸显和凝聚
1. 方言词语
2. 俗语、谚语和其他经典话语
3. 委婉语和詈骂语
4. 行业词语
5. 人名、地名和物名词语
二、《绝秦书》的语义辞格选用与审美文化意蕴的发掘彰显
1. 比喻喻体选择注重乡土文化特色
2. 拟人背后的天人合一观念
3. 夸张和变形表现的中国式幽默
4. 引用(引言和用典)对文化遗产的代入
5. 衬托和对照对民族传统的接续
6. 其他修辞格所蕴涵的审美文化传统
三、《绝秦书》的结构方式选用与民族传统的传承革新
1.《绝秦书》的宏观结构
2.《绝秦书》的中观结构
3.《绝秦书》的微观结构
四、关于本土修辞研究的两点思考
1. 本土修辞资源蕴藏丰厚,要高度重视对其加以发掘。
2. 本土修辞研究要认准目标,把握重点和方向,避免迷惑甚至迷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绝秦书》论[J]. 杨光祖. 当代作家评论. 2014(02)
[2]秦风浩荡旧时画 心事浑茫今日书——《绝秦书》散论[J]. 单正平. 文艺争鸣. 2013(12)
本文编号:3414675
【文章来源】:文艺评论. 2020,(04)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绝秦书》的语言材料选用与附加语义的凸显和凝聚
1. 方言词语
2. 俗语、谚语和其他经典话语
3. 委婉语和詈骂语
4. 行业词语
5. 人名、地名和物名词语
二、《绝秦书》的语义辞格选用与审美文化意蕴的发掘彰显
1. 比喻喻体选择注重乡土文化特色
2. 拟人背后的天人合一观念
3. 夸张和变形表现的中国式幽默
4. 引用(引言和用典)对文化遗产的代入
5. 衬托和对照对民族传统的接续
6. 其他修辞格所蕴涵的审美文化传统
三、《绝秦书》的结构方式选用与民族传统的传承革新
1.《绝秦书》的宏观结构
2.《绝秦书》的中观结构
3.《绝秦书》的微观结构
四、关于本土修辞研究的两点思考
1. 本土修辞资源蕴藏丰厚,要高度重视对其加以发掘。
2. 本土修辞研究要认准目标,把握重点和方向,避免迷惑甚至迷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绝秦书》论[J]. 杨光祖. 当代作家评论. 2014(02)
[2]秦风浩荡旧时画 心事浑茫今日书——《绝秦书》散论[J]. 单正平. 文艺争鸣. 2013(12)
本文编号:3414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414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