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殷璠诗歌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30 04:47
  本文主要探讨殷璠的诗歌理论观点、生成过程及其影响。关于殷璠的诗歌理论观点前人研究颇多,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和自己充分研究基础上,阐述了一个基本观点:殷璠的诗歌理论是整个初唐到盛唐的文化系统的生产物,也是殷璠个人作为平民士子的理想产物,体现了一种对儒家思想“明道救世”观的追求。细致分析《丹阳集》、《河岳英灵集》及相关文献,本文认为殷璠早期诗歌理论主要继承了传统观念(文学随时代和风俗变化而变化,文学具有化成天下的功能),毫无创新,但却可视为其诗论生成的基点——唐代经学诗论观点。殷璠后期的诗歌理论有一些新的变化,主要理论观点包括“风骨说”、“兴象说”和“声律说”。具体而言,“风骨说”以军旅和边塞诗歌为主,宣扬一种男性气质的诗歌文化,与陈子昂的“风骨论”在精神上是一致的,与初唐诗中昂扬向上、积极乐观、建功立业的诗风一致,而与余息尚存的宫体诗形成鲜明对照。“兴象说”以寻仙风格为主,从对超我的追求来对应当时贵族文化中的弊病,“声律说”提倡一种“尚古”、“词与调合”的声律模式,从对形式主义的批判和对文字的探索两个角度来对贵族诗歌提出一定改良方案。 

【文章来源】: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殷璠前期诗歌理论
    第一节 《丹阳集》中的诗论观点
    第二节 殷璠诗歌理论生成基点
第二章 殷璠的“风骨说”
    第一节 “风骨说”溯源及其生成语境
    第二节 “风骨说”的含义
    第三节 “风骨说”的文化意蕴
第三章 殷璠的“兴象说”
    第一节 “兴象”溯源及其生成语境
    第二节 “兴象说”的含义
    第三节 “兴象说”的文化意蕴
第四章 殷璠的“声律说”
    第一节 初盛唐时期声律的发展语境
    第二节 “声律说”的含义
    第三节 “声律说”的文化意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河岳英灵集》对盛唐边塞题材诗的接受[J]. 卢燕新.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5)
[2]殷璠《丹阳集》考辨[J]. 石树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3]殷璠诗学与盛唐诗风[J]. 陈伯海.  中国文学研究. 2013(03)
[4]论陶翰诗歌与“兴象”、“风骨”[J]. 吴凤玲.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03)
[5]论殷璠《河岳英灵集》对唐诗选本的编辑学意义[J]. 严正道.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6]殷璠《河岳英灵集》“兴象”概念论析[J]. 黄琪.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7]殷璠诗学几个问题新析[J]. 卢盛江.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6)
[8]“礼仪”与“兴象”——兼论“比”“兴”差异[J]. 王秀臣.  文学评论. 2011(04)
[9]《河岳英灵集》诗体观念探源[J]. 蔡丹君.  文艺理论研究. 2010(04)
[10]殷璠《河岳英灵集》的选诗心态[J]. 卢燕新.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博士论文
[1]唐人选唐诗研究[D]. 石树芳.浙江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57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557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5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