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农村题材小说的承接与嬗变
发布时间:2017-05-13 21:11
本文关键词:柳青农村题材小说的承接与嬗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陕西籍作家柳青以其诸多农村题材力作不负盛名,尽管“柳青现象”在当代文学史上引起了极大的争论,但其本人及作品在文学史领域内的特殊地位和影响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乡土作家们从“五四”运动开始,便力求完成大众启蒙的使命,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现代文明、乡土家园-城市载体、农民群体-知识分子群体三组物象的认知与思考,构成一部复杂的中国现代乡土文化史。而作为一个现代意义的知识分子,柳青师承“五四”乡土题材小说与毛泽东文艺思想两大体系,终其一生建构并实践着延安文艺思想和体制,为中国乡土文学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延安文学是在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深度融合背景下产生的,柳青与延安文化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更为重要的是,柳青对于土地关系变更所引起的社会关系调整的把握,构建起兼容时代特色和个人特色的乡村伦理秩序体系。本论文试图从农村题材小说的乡土中国大背景、柳青小说的承继性以及嬗变性三大方面,来阐释柳青的文学生命,并以柳青小说创作概况为基点,将其文学创作纳入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史中,梳理出柳青对五四乡土文学的继承与超越,对延安文学的建构与实践,以及十七年文学时期柳青的独特贡献;力图揭示出柳青在不同时期文学创作的风格与特征,厘清其文学道路概貌,深入挖掘出这一系列衍变的内在、外在双重原因,以及最终在传统文化道德价值体系、民间宗教信仰和社会主义国家伦理秩序三方合力作用下形成的个人风貌,深入思考其乡土文学创作的缺憾、困境和待修正问题,并对柳青和他的创作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做以剖析。
【关键词】:柳青 乡土文学 承继性 嬗变性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9
- 一、乡土中国背景下的农村题材小说9-15
- (一) 乡土中国的文化背景9-12
- (二) 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发展流变过程12-14
- 小结14-15
- 二、柳青农村题材小说的承接性15-24
- (一) “五四”乡土文学的继承与超越15-17
- (二) 延安文艺的建构与实践17-21
- (三) “十七年”文学创作的特殊景观21-23
- 小结23-24
- 三、柳青农村题材小说的嬗变性24-40
- (一) 抗战小说中的朴素乡村伦理构架25-27
- (二) 新形势下乡村伦理秩序的重建与合理化27-33
- (三) 意思形态干预下的乡村伦理秩序理想化33-39
- 小结39-40
- 结论40-43
- 注释43-47
- 参考文献47-48
- 后记48-4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宝伟;;广阔的农村生活画卷——柳青与他的《创业史》[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2 吴进;;柳青的文学史意义[J];文学评论;2013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柳青农村题材小说的承接与嬗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3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63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