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从《第七天》看新世纪文学的体制运作与意义生成

发布时间:2017-05-14 07:02

  本文关键词:从《第七天》看新世纪文学的体制运作与意义生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一个时期文学的整体特征往往与文学的生产与接受方式关系密切,而其具体文本的生成过程,无疑更能还原一个时代文学生成样态的层层细节。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政策的调整,尤其是新媒体和文学市场化的影响,文学的创作、传播和意义的生成机制等呈现出了新变化。各种资源要素的配合、冲突、互动构成了当今中国文学主要的生态场域。余华的小说《第七天》,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与出版的。小说在叙事上对新闻时事的征用,在出版上的媒体运作,在批评与接受上的各种力量的互动,等等,都集中折射出新世纪以来纯文学生产的某种趋势与变化。借助余华的《第七天》这部小说,可以有效管窥新世纪文学体制的运作情况以及文学意义的生成机理。反过来,从文学制度与意义生成的角度,也可以从更宽阔的视域去理解和阐释余华的这部小说,从而把对这部小说的解读,乃至于对余华的研究整体推向深入。本文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重点梳理《第七天》的研究现状,阐释从《第七天》切入研究新世纪文学体制的合理性及其意义,同时对余华在八九十年代文学体制下的创作进行简要回顾,以作为理解其新世纪创作的重要参照和背景。第一章从作家身份的转变入手,分析当下作家进入学院体制这一普遍现象的内外原因,探讨学院体制对余华创作《第七天》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通过余华这个个案,透视作家学院化生存对整个当代文学的意义。第二章主要阐释新媒介与《第七天》的生产和传播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互动关系对文本结构和叙述方式的影响。重点从网络意识形态、小说的叙事策略、小说的出版策划与营销等方面,还原其中的细节,以对小说构成更深入全面的理解。第三章主要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探讨当下主要的两种批评方式,即以纸质媒介为载体的专业化批评和以网络为媒介的民间批评,分别在对《第七天》的意义生产方面所起的作用,以揭示当下文学创作、传播中,各种文学尤其是非文学要素的影响。第四章主要从文学接受的角度,分析不同要素影响下读者对余华的《第七天》的接受情况,分析造成这种接受差异的种种原因,进而追问文学背后所存在的各种意义生成及制约机制,以扩展文学研究的阐释视野。总的来说,本论文力图通过对《第七天》这部小说在创作、出版、批评、接受环节的细致考察与意义辨析中,窥探新世纪文学从创作到传播,再到接受及意义阐释的运作机制,揭示在新的文学体制下,各种文学及非文学要素对文学构成的影响,同时反思作家在新的文学体制下所具有的创作自由度。
【关键词】:余华 《第七天》 文学体制 意义生成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绪论:不同文学体制下余华的创作概述8-14
  • 第一章 学院化生存与作家身份的再确认14-22
  • 一、作家生存方式的学院化14-16
  • 二、作家“学院化”的传统与现实诱因16-19
  • 三、学院化对文学场与学术场资源整合的可能性19-22
  • 第二章 新媒介下《第七天》的创作22-35
  • 一、新媒介对余华创作的影响22-29
  • (一) 网络意识形态的冲击22-25
  • (二) 如何处理新闻与小说的边界问题25-29
  • 二、新媒介与《第七天》的传播29-35
  • (一) 《第七天》的策划与畅销30-33
  • (二) 电子出版的尝试33-35
  • 第三章 文学批评与《第七天》的意义生成35-43
  • 一、传统纸媒体的专业化批评35-39
  • (一) 作品研讨会35-37
  • (二) 以报纸、期刊为载体的文学批评与推介37-39
  • 二、以网络为媒介的民间化批评39-43
  • (一) 民间或个人立场的操作39-41
  • (二) 对专业化批评的挑战41-43
  • 第四章 读者对《第七天》的接受与反应43-50
  • 一、知识结构的传承与读者的培养43-47
  • 二、现代传媒的广告效应47-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7
  • 致谢57-58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华 ,王尧;一个人的记忆决定了他的写作方向[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4期

2 吴俊;;批评史、文学史和制度研究——当代文学批评研究的若干问题[J];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04期

3 胡书庆;;《第七天》印象[J];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06期

4 张清华;张新颖;曹卫东;陈晓明;程光炜;林建法;张柠;黄燎宇;梁振华;欧阳江河;余华;;余华长篇小说《第七天》学术研讨会纪要[J];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06期

5 汪贻菡;;一种艺术的两种消亡——余华《第七天》的一种解读[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6 李徽昭;;学院化:新世纪文学的趋势与忧思[J];南方文坛;2013年01期

7 王兴文;;被荒诞美学遮蔽的杂闻汇编——评余华的小说《第七天》[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8 叶祝弟;;新世纪文学生产机制批判——关于“作家学院化生存”的思考[J];社会科学;2012年10期

9 王岩;;“伪经验”时代的“经验”危机与“现实”困境——以余华新作《第七天》为例[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10 黄德海;;《第七天》,卑微的创世[J];上海文化;2013年09期


  本文关键词:从《第七天》看新世纪文学的体制运作与意义生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4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64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a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