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清初杜集序跋中的注杜思想研究 ——以“比兴”为例

发布时间:2024-12-10 02:52
  比兴传统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一种最常用的文学表现手法,它广泛的应用于我国古典文学诗词创作中的各个方面,比兴传统从《诗经》开始运用到诗词的创作中,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比兴的含义和概念更趋完善和系统化。比兴传统不仅仅用于诗词的创作领域,而且也应用于文学批评的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文学批评手法,文论家常常运用比兴的观念对文学作品进行艺术性的审美和批评。有清一代,不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对文献的整理和学术研究,都是总结的时代。比如,杜诗学研究,其成就是空前的,超越了宋代的“千家注杜”,许多重要的杜诗评注本陆续刊刻付梓,杜集序跋随之出现。目前,杜集序跋的整理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这就是孙微教授《清代杜集序跋汇录》的出版,为我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便和可资依靠的基础。本文研究的正是清代杜集序跋中的注杜思想,在诸多的注杜思想中,“比兴”的手法乃致思想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体现在杜集序跋中就是物有所托、郁于内发于声、寄兴深微等几个方面;从宋代朱熹对于“比兴”的论述中就能看出,他是比较重视“兴”的,这种观念是具有代表性的,所以在杜集序跋中,“兴”具有了属于自己的变义。文章的绪论部分首先...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第二节 序跋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比兴传统
    第一节 先秦--比兴的起源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比兴的新变
    第三节 隋唐--比兴的平稳发展
    第四节 宋以后--比兴的成熟完善
第二章 清初杜集序跋中的比兴手法
    第一节 物有所托
    第二节 郁于内发于声
    第三节 寄兴深微
第三章 清初杜集序跋中比兴手法产生的原因
第四章 清初杜集序跋比兴手法的延伸
    第一节 兴会妙悟
    第二节 化境
    第三节 意在言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4015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4015489.html

上一篇:不乱于心,不困于情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7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