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塑造“地道的中国人”——论《四世同堂》人物形象及老舍的小说美学

发布时间:2017-06-23 20:17

  本文关键词:塑造“地道的中国人”——论《四世同堂》人物形象及老舍的小说美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一个语象在一个作者的作品中再三重复,即会渐渐累积起象征意义,不再是无情之物,而成为凝结着作者深度经验与情绪细节的主题语象,也成为打开作者精神世界大门的钥匙。《四世同堂》在塑造人物时用了十余处"地道北平人"、"地道的中国人"、"地道的中国读书人"、"地道中国式的‘辩证法’"以及"地道的汉奸胎子"等语象,既用于正面人物塑造,也用于汉奸走狗刻画,因而"地道的中国人"就有了复调多义。分析《四世同堂》"塑造了怎样的‘地道的中国人’"、"为何塑造这些人物"、"如何塑造这些人物"以及"这些人物形象的美学价值与局限"等问题,不仅能够更好地确立《四世同堂》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地位,更能为20世纪中国新古典主义小说美学的建构提供经典的个案依据。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老舍 《四世同堂》 地道的中国人 新古典主义小说
【基金】:作者主持研究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国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1895-1945)”(12YJA75103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依照新批评理论的说法,一个语象在一个作者的同一作品或多部作品中再三重复,即会渐渐累积起象征意义,不再是无情之物,而成为凝结着作者深度经验与情绪细节的主题语象,也就成为打开作者精神世界之门的钥匙。老舍《四世同堂》在塑造人物时用了十余处“地道”,如“地道北平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朴善珠;;略论《四世同堂》及人物[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余蔷薇;;《四世同堂》的文化内涵[J];学习月刊;2009年17期

3 魏韶华;;《四世同堂》英译与老舍的国家形象传播意识[J];文学评论;2011年04期

4 康文yN;;“城”与“人”的文化契合——以《四世同堂》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2期

5 陆纯梅;;隐喻视角下对老舍《四世同堂》中疾病的解读[J];语文建设;2012年06期

6 贾云;电视剧《四世同堂》的启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5年11期

7 王卫东;论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对民族伦理文化问题的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8 解宏乾;;墙内开花墙外香老舍最好的一本书《四世同堂》的坎坷命运[J];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02期

9 解宏乾;;《四世同堂》的坎坷命运[J];读书文摘;2014年09期

10 吴福辉;;《四世同堂》:从小说到话剧(答北京话剧观众问)[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山口 守;;浦爱德与义和团事件——两个国家,两个文化[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国红 申晓佳 实习生 李海岚;《四世同堂》:一部抗战巨著的重庆情缘[N];重庆日报;2014年

2 张小弛;新版《四世同堂》醇浓似酒[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3 ;老舍著《四世同堂》手稿[N];中国档案报;2010年

4 文瑾;新版《四世同堂》:经典再度绽放[N];中国电影报;2009年

5 回龙观;话剧《四世同堂》:少了点京味儿[N];中国艺术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翟群;话剧《四世同堂》重现经典[N];中国文化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刘淼 整理;舒乙忆老舍《龙须沟》、《四世同堂》[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吴丹;汪俊:拍《家》《四世同堂》非常过瘾[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9 孙路;中华文化系两岸 戏里戏外同胞情[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黄盛;影视戏曲共融 演绎国恨家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朴希亘(Park,Hee Sun);《四世同堂》改编研究[D];北京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美;《四世同堂》成语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谢晴;《四世同堂》称谓语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2年

3 周珉佳;小说《四世同堂》的版本流变及原因[D];吉林大学;2012年

4 曾芳钰;老舍作品《四世同堂》电视剧改编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5 于川;论《四世同堂》中“家”的形象[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6 马尚;《四世同堂》英译本的后殖民色彩:原因及启示探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7 任娟;《四世同堂》词汇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8 邓晶想;《四世同堂》人物对话的语用学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王云辉;《四世同堂》称谓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林小燕;《四世同堂》的女性形象[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塑造“地道的中国人”——论《四世同堂》人物形象及老舍的小说美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6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476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f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