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民间文学口头性的内在魅力

发布时间:2017-07-05 06:21

  本文关键词:民间文学口头性的内在魅力


  更多相关文章: 民间文学 口头性 口语的出口即逝 口语的内在性


【摘要】:口头性是针对作家文学的书面创作而提出的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是理解民间文学艺术特色的一把钥匙。口头性不仅关照到口语作为声音属性的一般特点,决定着说者与听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还关照到民间文学的文学属性和生活属性,直接影响到民间文学的创作与传播。口头语音稍纵即逝的特点,意味着民间文学是口头表演中的创作;口头语音的内在性使说者与听者处在一个共同组成的声音世界里,形成一种双向互动的交流关系,并促进个人的自我丰富和成长。但对民间文学口头性的研究应结合书面研究范式综合进行,立体地考察生活状态下的民间文学。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行政学院;
【关键词】民间文学 口头性 口语的出口即逝 口语的内在性
【分类号】:I207.7
【正文快照】: 近些年来,民间文学的研究视角由文本走向田野、从书面到口头,除了国外民间文学理论的影响、学科设置变动等原因外,是否有民间文学自身的因素?为什么是从书面到口头而不是到非书面非口头呢?毕竟在民间文学的研究领域还有诸如提线木偶的表演、一些舞蹈动作是非书面也非口头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遂今;民歌概念内涵的转化[J];音乐研究;1985年03期

2 帕特里克·约翰松;刘明;;前西班牙时代那哇特尔文化的口头性与书面性[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方湿淇;;我国民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民族音乐;2009年03期

4 曾遂今;试论民歌概念内涵的转化[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5 王立和;试谈民歌及其演唱[J];函授教育;1996年03期

6 崔学勤;;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策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7 罗传开;民歌漫谈[J];中国音乐;1985年01期

8 刘伟;张胜芳;张楠;;追寻古老民歌的足迹[J];作家;2008年14期

9 ;被忽略的“口头性”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05期

10 黄美丹;;运用艺术性教学言语 提高教学实效[J];小学时代(教师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志辉;;口头非洲法:从司法看习惯法的口头性[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司法制度的变革[C];2002年



本文编号:520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520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e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