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口头传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本文关键词:民族地区口头传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随着口头传统研究越来越得到国内人文社科领域的重视,许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口头传统的相关课程,口头传统教学实践与探索也得到了国内学界的关注与支持。与口头传统具有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相比,民族地区口头传统教学显得薄弱。探讨国内口头传统教学,推动民族地区口头传统教学与改革尤为必要与紧迫。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口头传统 教学实践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的反思与建构”(项目编号:15FZW03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7-4;G752
【正文快照】: 21世纪初期,口头传统研究与教学已然在国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与教学经验。就国内口头传统教学实践来看,许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都越来越重视口头传统教学,相继开设了口头传统的相关课程。其中一些课程是面向本科生的选修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对口头传统相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军;;芬兰口头传统研究对我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化研究的启示[J];民族论坛;2010年05期
2 石甜;;口头传统在网络社区中的传播与认同——以三苗论坛的蚩尤传说为例[J];文化遗产;2011年02期
3 敖东;;风、雅和颂:口头诗歌的形态结构——兼论口头传统的形态特点[J];民族论坛;2012年16期
4 朝戈金;;口头传统概说[J];民族艺术;2013年06期
5 巴莫曲布嫫;口头传统与书写传统[J];读书;2003年10期
6 赵琴琴;;锡伯族散文类口头传统中女性形象类型探析[J];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何岩;;《中国西部的文化多样性与族群认同——沿丝绸之路的少数民族口头传统现状报告》出版[J];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04期
8 朱荣艳;;新疆口头传统文化现状思考[J];民族论坛;2009年01期
9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口头传统的当代传承情况调查[J];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02期
10 贺宾;;口头传统研究的困境与当代向度——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变迁中的地方社会》说开去[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虎彬;;作为口头传统的中国史诗与面向21世纪的史诗研究[A];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央民族大学 李锦芳 郑玉彤;仡佬族口头传统记录[N];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宁波的口头传统 你还记得的有多少[N];宁波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郭彦辰;中国的口头传统要用“广博深厚”来形容[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常晓虹;掀起口头传统研究盖头[N];中国民族报;2003年
5 尹虎彬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多学科视野下的口头传统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张凤娜;数字化技术挽救濒危语言与口头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记者 梁昕照;“口头传统”不等于“口头文学”[N];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尹虎彬;互联网时代的口头传统[N];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杨杰宏;“口头传统”理论方法开辟东巴文献整理新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演讲人 朝戈金;非遗保护视野下的口头传统文化[N];人民政协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富世平;敦煌变文的口头传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左姗华;傈僳族口头传统诗性叙事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2 邢海燕;土族口头传统的确认[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3 苏珊;口头传统与当代台湾原住民书面文学的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周剑箫;涞源县杨家将口头传统调查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5 井长海;《左传》与口头传统[D];山东大学;2013年
6 王红坤;莫里森小说对黑人口头传统的艺术活用与意义[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20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520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