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蒙古族汉诗作家考述
发布时间:2017-07-26 19:31
本文关键词:元代蒙古族汉诗作家考述
【摘要】:本文以元代蒙古族汉诗作家为考察、研究对象。本文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各种文献资料的考索,检得在元代蒙古族汉诗作家共计43人,撰有诗文集《崞山诗集》、《伊东拙稿》、《雁门集》、《顾北集》、《鳖海诗文集》等,这些诗文集或失传,或散佚,流传至今的也多非原貌。本文的目标是对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挖掘,以期能够尽量多地发现元代蒙古族的汉诗作家、作品,通过对一手资料的整理完善现存的元代蒙古族汉诗作家群体。元代蒙古族汉诗作家数量不多,为了便于叙述和说明,本文大致以社会地位分章,在每章内又根据时间先后对汉诗作家进行排列,希望籍此展现不同阶层蒙古族汉诗作家的总体特征与个体特点。论文共有七章,分别是:第一章绪论,是关于本课题的若干说明;第二章是对元代蒙古族汉诗作家的综合论述,主要介绍蒙古族汉诗作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作家队伍的构成;第三章是对元代蒙古帝王汉诗作家的考述;第四章是对元代蒙古贵胄世家汉诗作家的考述;第五章是对元代科举出身的蒙古族汉诗作家的考述;第六章是对元末蒙古族遗民汉诗作家考述;第七章是结语。对作家的生平、著述考证将是本论文的重点所在。元代蒙古族汉诗作家研究在学界是一个没有充分被开掘的课题,现有的研究,多是对几位著名文人的研究,目前尚无人将作家、作品进行统一的整理和考证。本文基于大量有关资料的收集,尽可能利用第一手资料对43位元代蒙古族汉诗作家的族属、生平事迹、文集、遗存诗歌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考察和论述,尤其对一些待考证或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试图展现元代蒙古族文化与汉文化融合下产生的一种奇特的文学现象,填补古代少数民族进行非母语创作的研究空白,希望为古代文学中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元朝 蒙古族 汉诗作家 生平 著述 考述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第一节 关于本课题的若干说明9-13
- 一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9-10
- 二 相关概念说明10-12
-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2-13
- 第二节 元代蒙古族汉诗作家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3-17
- 一 元代蒙古族汉诗作家研究状况13-14
- 二 汉诗创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4-17
- 第二章 元代蒙古族汉诗作家创作概述17-31
- 第一节 蒙古族汉诗作家创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17-22
- 一 元代社会概况17-20
- 二 元代人文概况20-22
- 第二节 元代蒙古族文化教育发展概况22-28
- 一 尊儒重孔,习读汉文23-24
- 二 以汉制汉,,延请儒士24
- 三 开设官学、设立科考24-28
- 第三节 作家队伍的构成28-31
- 第三章 元代蒙古帝王汉诗作家考述31-41
- 第一节 开国皇帝世祖忽必烈33-34
- 第二节 喜文善书的文宗图帖睦尔34-37
- 第三节 元代末帝惠宗妥欢帖睦尔37-38
- 第四节 北元皇帝昭宗爱猷识理达腊38-41
- 第四章 元代蒙古贵胄世家汉诗作家考述41-76
- 第一节 文成武就的丞相伯颜41-46
- 第二节 文学理论家郝天挺46-49
- 第三节 荫爵袭职的贵族作家49-76
- 第五章 元代科举出身的蒙古族汉诗作家考述76-98
- 第一节 文坛大家萨都剌77-82
- 第二节 死节之臣泰不华82-86
- 第三节 寓志翰林的科举诗人86-98
- 第六章 元末蒙古遗民汉诗作家考述98-108
- 第一节朝臣答禄与权考述100-103
- 第二节 布衣才子杨景贤考述103-105
- 第三节 忠于爱情的女诗人阿盖公主考述105-108
- 第七章 结语108-110
- 参考文献110-113
- 附录一:蒙古族汉诗作家小传113-125
- 附录二:现存元代蒙古作家汉文创作及见录125-127
- 致谢12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永邦;元明清以来蒙古族汉文著作家简介(连载)[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2 朱永邦;元明清以来蒙古族汉文著作家简介(续文学类)[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1年01期
3 朱永邦;元明清以来蒙古族汉文著作家简介(续二,文学类)[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4 白·特木尔巴根;伯颜丞相和他的诗[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5 孙楷第;;元曲家考略续编[J];文学评论;1959年04期
本文编号:578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578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