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清末民初科幻小说新论

发布时间:2017-08-01 02:07

  本文关键词:清末民初科幻小说新论


  更多相关文章: 清末民初科幻小说 现代化 西方话语 传统文化 现代中国文学


【摘要】:清末民初的科幻小说发端于传统中国面临解体的历史背景中,诞生于西方话语东传的时代语境里,它在晚清空前繁荣,却在“五四”后滑落边缘,其存在时间虽然短暂,却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回味不尽的美艳与芬芳,参与并影响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本文在挖掘、整理和校勘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将清末民初的科幻小说还原到其自身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并将其置于中国文学发展的整体视野中进行研究,在西方话语、传统文化、现代中国文学的三维坐标系中探究其特点和文学史意义。并期望以此在多元的话语系统中重新审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清末民初科幻小说的研究综述、对清末民初科幻小说的界定及本论文论述的范围、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是对清末民初科幻小说的总体认识和把握,分析了其在清末民初创作、译介的情况,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进而着重从作品的形式内容、文体等几个方面对其特点进行了新的归纳和分析。 第二章突破“译介科幻对本土科幻单向作用”的研究思路,重新考察了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与西方话语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科幻作品中对病弱中国的书写,显现了清末民初科幻小说面临西方话语时的压迫性和被动性,并在作品中以对女性的寄托和对种战的想象实现了对这种强势的西方话语的背离和反抗。 第三章突破“现代性”的研究视角,对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探究。笔者认为它在文本叙事之外凸显了源自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征。清末民初的科幻小说一方面对传统有所因袭,主要表现在作品的结构形式、意象选择、抒情方式、人物塑造、思想主题和想象方式上;另一方面又有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主要表现在传统意象、传统地理观、传统知识结构和道德、传统儒家“仁”的思想的转化上。 第四章突破“清末民初”的时间限定,深化了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与现代中国文学关系的思考。笔者认为科幻文本中“病者”与“医者”的存在及其关系,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五四”新文学国民性批判和启蒙的预演;而作品中对新女性的极端想象,则开启了现代中国文学将女性融入国家宏大叙事的书写模式;同样那些既介入现实又面向理想未来的乌托邦科幻小说,开启了现代中国文学想象民族国家的寓言式写作模式。 最后的结语部分介绍了目前文学史对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书写不足的一些现状,,也简单概括了笔者对清末民初科幻小说研究的一些感悟,希望能够为今后的研究有所启发。同时在文末的附录中,笔者对前人所编《近现代科幻小说书目》进行了匡正和补充,希望能在资料上给以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清末民初科幻小说 现代化 西方话语 传统文化 现代中国文学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8
  • 绪论8-19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8
  • 二、清末民初科幻小说研究综述8-16
  • 三、清末民初科幻小说的界定与本文论述的范围16-17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7-19
  • 第一章 清末民初科幻小说概说19-29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科幻小说的创作、译介情况及分类19-22
  • 第二节 清末民初科幻小说的特点22-29
  • 第二章 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与西方话语29-38
  • 第一节 病弱的中国:以《新石头记》和《新法螺先生谭》为中心的考察30-32
  • 第二节 女性的寄托:以《女娲石》为中心的考察32-35
  • 第三节 种战的神话:以《新纪元》为中心的考察35-38
  • 第三章 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与传统文化38-48
  • 第一节 回到过去:对传统文化的因袭39-43
  • 第二节 走向超越: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43-48
  • 第四章 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与现代中国文学48-58
  • 第一节 “病者”与“医者”:国民性批判和启蒙48-51
  • 第二节 “英雄国女”:现代民族国家的宏大叙事51-53
  • 第三节 “文明境界”:现代民族国家的寓言式写作53-58
  • 结语58-59
  • 注释59-65
  • 附录一65-68
  • 附录二68-82
  • 参考文献82-86
  • 致谢8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善娥;;晚清科幻小说译介初探[J];滁州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叶愚;;徐念慈《新法螺先生谭》中关于主体的想象——兼谈晚清科幻小说中的思想文化背景[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王晓岗;;论晚清科幻小说的复合想象[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康文;略论中国近代科学小说[J];东岳论丛;2003年03期

5 南敏洙;《新石头记》初探[J];东岳论丛;1999年01期

6 武田雅哉,王国安;东海觉我徐念慈《新法螺先生谭》小考——中国科学幻想小说史杂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6期

7 朱德发,贾振勇;现代的民族性与民族的现代性——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的价值规范[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04期

8 王卫英;张懿红;;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的本土化进程[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9 姚苏平;;晚清科学小说中的“末日”书写[J];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10 王晓岗;;新愿望中的旧幽灵——论晚清科幻小说的想象世界[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建华;晚清民初的法国文学接受[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02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02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9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