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论胡适科学观念对文学观念现代转型及批评新范式形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13 00:14

  本文关键词:论胡适科学观念对文学观念现代转型及批评新范式形成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胡适 科学观念 现代文学观念 转型 批评范式


【摘要】:科学在中国近现代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到五四时填补了“信仰的真空”成为最高的文化权威和普遍的天道。作为五四中人,胡适也深受科学的影响,其科学观念的形成是在中西文化的浸润下一个中西合璧的过程,其科学观念是一个整体的范畴,其中科学评判的态度、存疑求真的科学精神和实证主义的方法论是相互影响,共同发生作用的。在新旧文化变革的关键空白期,胡适在其科学观念的指引下,以文学为主阵地,以语言为突破口,以白话文运动为发轫,以整理国故运动为辅助,以独特的占位策略,重估一切再造文明,树立了新典范建立了新范式。他用科学这把万能的利剑,决绝地斩断传统扫清障碍,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及文学批评新范式的形成,开创了文化新纪元,历史功绩不可磨灭。但其实证主义方法论自身固有的缺陷,也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胡适 科学观念 现代文学观念 转型 批评范式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6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7
  • 绪论7-11
  • 第一章 科学观念的界说11-17
  • 第一节 近代科学观的演变及科学成为普遍的天道11-13
  • 第二节 胡适科学观念包含的主要内容13-17
  • 第二章 胡适科学观念形成的理论渊源17-27
  • 第一节 家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17-20
  • 第二节 达尔文进化论和赫胥黎存疑主义20-21
  • 第三节 胡适科学观念是实验主义其表实证主义才是其真精神21-27
  • 第三章 胡适科学观念对文学观念现代转型的影响27-41
  • 第一节 科学评判的态度:重估一切27-31
  • 第二节 白话文运动:文学观念、文体观念的变革31-41
  • 第四章 胡适科学观念对文学批评新范式形成的影响41-57
  • 第一节 批评话语与批评思维的变革41-43
  • 第二节 胡适的文学批评观念43-48
  • 第三节 实证主义的文学批评实践:整理国故运动、小说考证48-57
  • 结语57-61
  • 参考文献61-65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65-67
  • 致谢67-69
  • 个人简历69-7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中生;;徽商的人文精神与明清徽州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房列曙;吴云峰;;论胡适与乾嘉考据学派[J];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3 胡晓;;胡适思想批判运动述评[J];安徽史学;2009年06期

4 高正礼;;“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若干辨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岳山;;自由主义群体议政的努力——《努力周报》的创刊和停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6 任晓勇;;试论胡适的“白话唐诗”观[J];北方论丛;2012年03期

7 刘静;;新世纪以来中共历史研究的新趋势[J];北京党史;2008年02期

8 喻大华;"文化激进"中的"保守"——胡适文化思想定位[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2期

9 张丽霞;;胡适对“五四运动”的态度分期[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10 肖冰;罗庆洪;;严谨的考证 宽容的考证——浅谈胡适的中国古典小说批评观[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小玮;;庚款留美生的留学生活及其影响——以胡适、吴宓为中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2 赵金坡;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继林;民间话语与五四新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杜翠叶;《新潮》月刊的社会改造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孟晖;“传记式批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伍永忠;康有为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黄芸;战国政学关系思想研究[D];北京大学;2006年

8 韩向东;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思想与文学创作[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孙超;民初“兴味派”小说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陈艳丽;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文玉;胡适人生哲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张金林;论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改造国民性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丽;民国时期的安徽留学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姚金琴;选择与分化:二三十年代“革命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尚峰;浅析丁玲三十年代初文学创作的主体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尹喜泉;论冰心作品中的普世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孔祥伟;论张抗抗的人生问题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亮;胡适文学教育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孔令辉;实用主义哲学影响下的胡适文学观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方方;胡适的中国思想史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643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643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3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