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汪曾祺对佛教思想的误读
本文关键词:试论汪曾祺对佛教思想的误读
【摘要】:汪曾祺笔下的佛教思想呈现出一种变异的形态,他基本上是在世俗生活层面上接受佛教的慈悲观,而无视了佛教慈悲观蕴含的多元因素与终极目标,致使佛教广大精妙的慈悲观萎缩成了物质化的世俗慈善,佛教的超越精神被放逐,这也决定了汪曾祺笔下僧人的形象特点。由于缺乏对佛教的深入、全面的学习,汪曾祺的创作出现了常识性错误以及削弱、扭曲佛教终极价值的倾向。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汪曾祺 佛教 世俗欲望 超越精神
【分类号】:I206.7
【正文快照】: 汪曾祺创作了不少与佛教思想相关的作品,由于他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吸收佛教思想,致使作品中的佛教思想出现了变异的形态。一、超越精神被放逐对于佛教思想,汪曾祺不是全面吸收,而是有所选择地强调与世俗生活相关涉的那一部分佛教观念,即佛教的“世俗伦理”部分,核心是佛教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曙红;《论汪曾祺的“随遇而安”》(硕士学位论文)[J];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01期
2 陈军;谨严笃实 平和冲淡──评《汪曾祺传》[J];中国图书评论;2001年12期
3 陈海英;人间至爱者——论汪曾祺[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4 刘明;汪曾祺散文创作的民间性阐释[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姜韬;汪曾祺梨园小说初探[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6 赵瑞洁;浅议汪曾祺作品的心理蕴涵性[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仕永波;汪曾祺的散文观探析[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8 汪修荣;;《人间草木》再现永远的汪曾祺[J];全国新书目;2005年05期
9 ;汪曾祺说阿城小说《棋王》[J];名作欣赏;2005年01期
10 师力斌;恐怖中的情致——读汪曾祺的散文《跑警报》[J];语文建设;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季红真;;论汪曾祺人文精神的血脉源流——《汪曾祺论》第一章[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2 杨鼎川;;汪曾祺40年代两种不同调子的小说[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3 张新颖;;沈从文谈汪曾祺[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2)[C];2010年
4 夏元明;;一源三水:《桥》、《边城》、《受戒》比较略论[A];东方丛刊(2002年第1辑 总第三十九辑)[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超然 绥化学院教授、燕山大学兼职教授;汪曾祺“人间送小温”的文化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杨红莉;汪曾祺“改写”的意义[N];文艺报;2004年
3 虞金星;老舍与汪曾祺:一颜百年知[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陆建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N];文学报;2010年
5 汪修荣;永远的汪曾祺[N];光明日报;2005年
6 丁帆 翟业军;陆建华《汪曾祺的春夏秋冬》读札[N];文艺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楚楚 凌鹏 聂超 王鹏;于社会有益 于人心有补[N];扬州日报;2010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杨早;汪汪地向前流去[N];深圳商报;2012年
9 肖朴;汪曾祺的题画诗[N];青海日报;2001年
10 王山;江苏高邮举行“永远的汪老”系列活动[N];文艺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婷;汪曾祺戏剧创作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2 尤作勇;啜饮人间况味——论汪曾祺四十年代的小说创作[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慧;精神返乡[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潘秀芹;沈从文、汪曾祺散文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郑燕;诗意·多元·和谐[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64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64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