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论周作人五四时期“人学”思想的古希腊文化背景

发布时间:2017-08-13 14:35

  本文关键词:论周作人五四时期“人学”思想的古希腊文化背景


  更多相关文章: 周作人 人学 古希腊


【摘要】:周作人一生与古希腊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五四时期提出“人学”思想,古希腊文化便是其一个重要的背景。基于对西方文化史的了解,在人的问题上,五四时期的周作人将中国社会比拟为西方的中世纪,而将五四喻为西方的文艺复兴,西方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文化为标榜,对中世纪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进行猛烈批判,力图发现“人”、重建“人”,五四时期周作人亦以此为标榜,提出在中国“辟人荒”的命题。在这个文化史仿效过程中,古希腊文化便成为周作人提出“人学”思想的一个大背景。文艺复兴为了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进行批判,大肆宣扬古希腊的“原欲”文化,周作人在五四时期提出“灵肉一元”的人性论思想,也是要在中国为人的“原欲”正名,此一时期,周作人译介了许多古希腊充满“原欲”色彩的作品,原欲的古希腊成为周作人建构理想“人”的一支重要力量。可是“原欲”的放纵必然会走向堕落,周作人基于对西方近代以来“原欲+人智”的世俗现代化道路的清醒认识,摒弃西方近代用以“科学”为代表的科学理性解决此问题的方案,而择取以古希腊“节制”美德为代表的人文理性,对原欲放纵进行防控。如此,二者共同作用,调和人性中的禁欲和纵欲,而获得一种优美完善的人性。在“个人主义”上,西方自文艺复兴以后,人文主义和个人主义逐渐分离、背反,到西方文化大量传入中国的五四,个人主义已经走到尼采的“超人”境地而与人道主义互斥,在中国社会造成奇妙的分裂和牵扯。周作人则将个人主义重新返归与人道主义融合,其实是回到文艺复兴,并将这种融合的基础,追索到古希腊的“人的发现”上。如此,周作人的个人主义便与当时胡适、鲁迅的反叛/反抗的个人主义相区别,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人在现世的生存状态,是一种生活观,一种人格情操,它主张接受人的现世性,追求现世的幸福和享受,这又是与周作人所推崇的古希腊“现世主义”相一致的。
【关键词】:周作人 人学 古希腊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6.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前言9-10
  • 第一章 周作人五四时期“人学”思想的西方资源10-28
  • 第一节 近代西方思潮中的“人”10-15
  • 一、新理想主义时代的“人道主义”10-13
  • 二、近代科学“人学”观13-15
  • 第二节 “非近代英美中心”的文化视野:古希腊15-22
  • 一、周作人《欧洲文学史》中的“古希腊”16-19
  • 二、“非近代英美中心”的西方文化观19-22
  • 第三节 周作人在古希腊文化中的“发现”22-28
  • 一、宗教·文学·艺术·哲学23-25
  • 二、原欲与理性25-28
  • 第二章 周作人的“人性论”28-42
  • 第一节 “人性论”与“原欲”28-36
  • 一、由文艺复兴上溯至古希腊28-31
  • 二、原欲与人性31-36
  • 第二节 “人性论”与理性精神36-42
  • 一、不一样的现代性道路:理性节制36-38
  • 二、理性节制与人性的优美38-42
  • 第三章 周作人的“个人主义”42-52
  • 第一节 “个人主义”与“人的发现”42-47
  • 第二节 “个人主义”与“现世主义”47-52
  • 结语:作为“人”的重建资源的古希腊文化52-55
  • 参考文献55-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理群;;试论五四时期“人的觉醒”[J];文学评论;198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米满月;威尔逊人性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颖;论节制美德[D];中南大学;2011年

2 王奉文;“人的文学”主导下的文学史写作[D];宁波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67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67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9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