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后方散文中的“贵州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6 13:35
本文关键词:大后方散文中的“贵州形象”研究
【摘要】:从区域文化角度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是近十余年来学术界逐渐热门的一个课题。本论文着眼于抗战时期大后方散文中“贵州形象”的文本呈现,分别从“贵州形象”战前的简陋历史和战后崛起的多样风姿出发,分析“贵州形象”的多层意义,揭示“贵州形象”的嬗变及其在大后方文学史中的整体地位,强调认识“贵州形象”在大后方文学中的特殊价值及当代意义。第一章本章主要对“贵州形象”进行历史回顾,通过相关文献和作品梳理,追溯“贵州形象”的历史画面,考察“贵州形象”从先秦到近代、再到战前形象的演变,对“贵州形象”进行整体的观照,也为战时“贵州形象”的重新发现进行系谱学探讨,从中梳理出战前人们在历史行进的过程中对贵州总体认识的演变。第二章本章通过分析“贵州形象”在大后方散文中的重新发现,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中的散文为分析文本,归纳抗战时期散文中有关“贵州形象”的各种地理再现和民族描写,以及作家对“贵州形象”山地民情的真实体验,对贵州民族地域“蛮夷”重新认识等,从中了解贵州抗战形象的价值和意义,认识置身于水生火热年代下游离在中国大后方的作家们的“归家”与“建家”之情,评价“贵州形象”描写的成功与缺失。第三章本章通过大后方散文中的“贵州形象”的研究,联系历史指出贵州及“贵州形象”“被描写”中的种种遮蔽。归纳“贵州形象”战前战后的精神内涵,分析“贵州形象”所呈现的价值和意义,强调“贵州形象”启示和当代意义,强调地域文化自信是“用自己的语言,真实而真诚地描写我们自己”,“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
【关键词】:大后方 抗战散文 贵州形象 地域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6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5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支点8-10
- (一)大后方文学的界定8-9
- (二)“形象学”与“贵州形象”9-10
- 二、选题依据和价值意义10-11
- 三、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11-15
- 第一章“贵州形象”的历史回顾15-27
- 一、旧时文人笔下的贵州15-22
- (一)明清以前的“贵州形象”16-19
- (二)明清以后关于“贵州形象”的文学描写19-22
- 二、“贵州形象”的地域文化内涵22-27
- (一)荒蛮而边远的山区22-24
- (二)落后而贫穷的社会现实24-26
- (三)山绝水恶的交通驿道26-27
- 第二章“贵州形象”的多样风姿27-44
- 一、抗战散文中的贵州题材热27-32
- 二、战时地理的重新发现32-38
- (一)“荒”而不废的天然屏障32-35
- (二)生态文明的“诗意”国度35-38
- 三、民族性的再认识38-44
- (一)“蛮”而不懦的山地性格38-40
- (二)落后而不造作的城乡姿态40-42
- (三)永不褪色的“山国”人性42-44
- 第三章“贵州形象”的价值阐释44-51
- 一、历史文化中的误读与误导44-46
- 二、大后方散文与“贵州形象”的重新发现46-48
- 三、“贵州形象”的当代意义48-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4
- 致谢54-55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向阳;;抗战时期黔籍作家的文学活动与贡献[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钱理群;;抗战时期贵州文化与五四新文化的历史性相遇——在西南大后方文学活动与文化建设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王启宏;;拟态环境与多彩贵州旅游形象传播[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4 黄万机;声名远播的贵州人[J];理论与当代;2003年10期
5 谭琳妃;颜同林;;抗战时期贵州历史事件与文学书写[J];前沿;2012年24期
6 谢廷秋;;抗战时期的贵州文学景象[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7 黄葵;;关注抗战文学研究中被忽视的现象——抗战时期西南大后方文学·文化活动研讨会综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01期
8 朱伟华;;抗战时期的贵州文化与文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03期
9 杜国景;;贵州歌谣与新文学的相遇[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07期
,本文编号:7417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741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