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百道判》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8 21:08
本文关键词:白居易《百道判》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白居易 百道判 铨选 现实社会 艺术成就 历史地位
【摘要】: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白居易的骈文不甚关注,研究成果极少。本文以白居易早期所作骈文《百道判》为代表,联系中唐时期骈文改革实际,深入分析白居易在骈文方面的独特成就。论文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首先介绍“判”作为一种文体萌芽、发展、成熟的过程,揭示“判”这类文体的演变规律。其次,介绍“判”在唐代迅速发展并达到成熟的原因。第三,介绍唐代“判”的几种体制。最后介绍白居易的个人经历以及《百道判》的创作缘起。第二部分,介绍《百道判》的主要内容。大体说来,《百道判》在内容上首先是对家庭、伦理以及礼仪的关注;其次是对军事的关注,这是中唐时期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第三是对科举、教育、选才等问题的探讨;第四是对政治得失的思考;第五是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批判与反思。第三部分,介绍《百道判》的艺术特色。《百道判》在对偶、用典、辞藻、声律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特色。首先,它有多样化的对偶方法,长短皆备的对偶句式,在骈文散化方面也有独到的成就。其次,用典极为讲究,种类多样,方法灵活。第三,辞藻不求华丽,语言通俗易懂。第四,在声律方面,突破骈文讲求平仄的创作要求,自由灵活。第四部分,总结《百道判》的影响及其历史地位。
【关键词】:白居易 百道判 铨选 现实社会 艺术成就 历史地位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ARCT5-9
- 绪论9-15
- 0.1 白居易文的创作及保存10-13
- 0.1.1 白居易文的创作10-12
- 0.1.2 白居易文的保存12-13
- 0.2 白居易文研究现状13-15
- 1 判与唐代的人才选拔制度15-24
- 1.1 判文体的源流探讨15-17
- 1.2 判与唐代的选士制度17-18
- 1.3 唐代判文的体制18-21
- 1.3.1 拟判18-20
- 1.3.2 实判20-21
- 1.3.3 杂判21
- 1.4 白居易与《百道判》的创作21-24
- 2 《百道判》的思想内容24-39
- 2.1 对家庭、婚姻与礼仪的关注24-29
- 2.2 对军事问题的关注29-31
- 2.3 对科举、选才问题的探讨31-34
- 2.4 对为政得失的探讨34-36
- 2.5 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批判36-39
- 3 《百道判》的艺术特色39-50
- 3.1 行文有骈有散39-43
- 3.1.1 骈文居多,,对偶精工39-42
- 3.1.1.1 多样化的对偶方法39-41
- 3.1.1.2 长短皆备的对偶句式41-42
- 3.1.2 骈散交错,灵活多变42-43
- 3.2 用典极为讲究43-47
- 3.2.1 判题化用典故43-44
- 3.2.2 判文中用典44-47
- 3.2.2.1 用典方法44-46
- 3.2.2.2 用典类型46-47
- 3.3 辞藻不求华丽47-48
- 3.4 不刻意于声律48-50
- 4 《百道判》的历史地位和影响50-51
- 结束语51-52
- 参考文献52-54
- 致谢54-5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55-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丹;尚永亮;;白居易百年研究述论[J];中州学刊;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邱胜侠;白居易《甲乙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49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749482.html